癱瘓者福音!3D列印脊髓支架動物實驗已成功

就在去(2018)年,台灣已經邁入了聯合國所定義的「高齡社會」,預估2025年後,台灣老年人比率將突破20%,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屆時在台灣5個人之中就一個老人,而隨著老化罹患中風、骨折或帕金森氏症等風險提高,致使癱瘓的老年人也會跟著增加,治療癱瘓的方法將會越來越受重視。

利用實驗老鼠探討人類癱瘓問題

《自然 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上的最新研究論文指出,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為了要探討人類癱瘓的問題,於是使用了脊髓嚴重損傷的實驗老鼠,這些老鼠的脊髓因為損傷,影響了脊髓傳送和接收從大腦向人體控制感覺, 運動,自主功能的系統發出的指令,而造成老鼠下半身癱瘓,後肢無法運動。

只要10分鐘 用3D列印出脊隨

為了模擬將脊髓損傷部位的再生軸突連接起來的中樞神經系統結構支架,研究團隊使用了3D列印脊髓技術,傳統的噴頭印表機列印更簡單的結構,都需要好幾個小時,而研究團隊利用快速列印的方式,只要1.6秒就可以印出約2倍頭髮寬的支架植入物,而研究團隊,根據脊髓損傷的核磁共振影像,掃描結果再列印出來只花了10分鐘,就製成了4厘米大小的植入物。

經過治療的老鼠 後肢功能明顯好轉

研究團隊製造出模仿中樞神經系統結構的脊髓支架,將裝有神經幹細胞的支架,移植到大鼠脊髓嚴重損傷的部位。幾個月後,新的脊髓組織在損傷部位完全再生,在老鼠體內支架可以促進脊髓損傷的神經生長,支持組織再生、幹細胞存活和神經幹細胞軸突從支架向大鼠脊髓有效連接,大鼠後腿的運動功能得到顯著改善。

論文的第一作者科比 · 科夫勒(Kobi Koffler)說,支架支持神經幹細胞的穩定移植和存活並提供了穩定的物理結構,可以保護移植的幹細胞不受脊髓損傷的發炎環境和免疫反應傷害,讓修復脊髓損傷的臨床試驗有所突破。在觀察接受治療的老鼠時,發現移植物上已經生成了正常的血管網絡,這有助於神經幹細胞的存活。

現在,科學家打算在更大的動物模型上進行實驗,希望未來進行人體臨床實驗可以成功,為癱瘓的人們帶來了重新行走的希望。

參考文章:Biomimetic 3D-printed scaffolds for spinal cord injury repair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18-0296-z

期刊小檔案:《自然 醫學》(Nature Medicine)是一本月刊,根據其原創性,及時性,跨學科興趣和對改善人類健康的影響,在所有醫學領域發表原創同行評審研究。《自然 醫學》(Nature Medicine)還出版委託內容,包括新聞,評論和觀點,旨在報導轉化和臨床研究的最新進展來吸引讀者。

延伸閱讀

再生醫學(20):3D列印血管救助血管疾病兒童

工研院透過3D列印幫助6個月嬰兒創造了迷你義肢輔具

首枚3D列印的眼角膜問世,為解決人體器官移植荒帶來希望

文/圖 黃聖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