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聖筑/綜合報導 何宜庭/圖
寒流造成的氣溫驟降加上陰雨綿綿,讓人頭腦和身體都呈現冬眠狀態,而且風寒及濕氣易入侵人體,容易造成頭痛、肩背疼痛及及筋骨不適,以下我們就來介紹,冬季進補的一些方法。。
冬季以「藏」的養生為主
《黃帝內經》關於冬季養生的記載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及「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等說法;因此,中醫認為,秋冬萬物活動降緩,宜進補溫熱食物溫暖手腳,蓄積能量,提高代謝率,抵禦寒氣。而且加上冬季在五行對應「腎」,所以冬季養生的另一重點在於養腎。
從中醫學的觀點來看,冬令進補最好能依自己的體質,在進補季節多吃些與身體相適的食物,才能補的恰到好處。在溫補方面的食材很多,例如牛肉、羊肉,而臘八粥、湯圓和糯米都是溫性和溫肉的食材,但腸胃不好的人,食用湯圓和糯米時要適量,以免消化不良。
腎陽虛者:常見的現象為四肢冰冷、畏寒、腰酸、倦怠、失禁或小便不順、夜間頻尿、性功能下降等虛寒症狀,可以食用羊肉、肉桂、韭菜、杜仲、胡桃肉、肉蓯蓉、益智仁等。
腎陰虛者:常見的現象為口乾咽燥、煩躁、潮熱顴紅、盜汗、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小便短黃、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舌偏紅、少苔等症狀,可選海參、枸杞、銀耳、黃精等進行滋補。
進補需要注意的事項
溫補燥熱食物注意體質:有許多人在冬天仍是熱性體質,若溫補燥熱的食物後出現火氣大的症狀,如:咽乾、口瘡、怕熱易汗、便秘等,就該改選用不容易上火的平補藥膳,比如四神湯,狗尾草雞湯、何首烏雞湯等等,並請中醫師調治較為妥當。
進補需在身體健康時:當出現喉嚨痛、感冒、發燒等急性疾病;或大熱、大渴、便秘、心煩等實熱症狀及生理期中都不宜冒然進補。
注意搭配的食物屬性:冬天進補不宜搭配菜頭、白菜、瓜類、柑橘等生冷的食物,會產生冷熱相消的效益,無法發揮原有食補的好處。
病患進補要注意:慢性病患食補藥膳時應注意;痛風患者不宜大量喝含有高普林的食物和湯,以免痛風發作;高血壓、高血脂患者,盡量將湯上的浮油應撈掉,去除肉類的皮和脂肪,勿食太鹹的調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