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擔心爸媽變獨居老人?用4步驟擊敗空巢症候群

年假結束,林阿姨昨晚送兒子搭車回北部上班,晚上翻來覆去睡不好,今天一早起來家裡空蕩蕩的,心裡覺得難受,飯也吃不太下,打開電視隨意轉台,轉頭想跟兒子講幾句話,但發現旁邊沒人,電視聲在空曠的家裡顯得特別刺耳,讓林阿姨忍不住想哭,但又不敢打電話打擾兒子上班。

年節結束後的空巢症候群

過年是全家人團聚的時刻,但相對來說,年節結束也是家人分散的時刻,尤其是父母面對子女的離家,就像是幼鳥長成之後離巢一樣,只留下「空巢」給父母,也因此出現了「空巢症候群(Empty Nest Syndrome)」。

空巢症候群最大的問題,是在於「失去價值感與重心」,所以比起子女外地求學、自己仍在上班的父母來說,子女外地工作、自己已經退休的「空巢感」會更加強烈。年輕時忙於工作的父母可能因為跟子女情感疏離,回過頭來發現家人情感不深而有被遺棄的空巢感,全心全意照顧子女的父母則因為失去重心,找不到自我價值而感到孤獨。

而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在空巢的父母可能還要面對喪偶、喪友、身體老化帶來的不適跟疾病,這些都會加重空巢的難受,引發各種不同的身心症狀。

空巢症候群的症狀

有些父母可能會在子女離家之後,頻頻打電話抱怨身體不舒服,頭痛、失眠、手腳無力、食慾不振、煩躁、憂鬱,或是其他各式各樣的症狀都有可能出現;但是子女回家帶父母去看醫生,卻檢查不出什麼問題,這一方面可能是老化帶來的身體退化不適,一方面就可能是心理狀態不穩定造成的。

除了身體上的症狀之外,父母可能在入夜之後,因為刺激精神、體力的激素分泌下降,情緒跟體力都變得比較低落,這本來是為了睡眠而做的身體準備,多加上「焦慮」之後,反而變成爆發憂鬱的因子;在長照的例子當中,有不少獨居長者是一到夜晚就落淚痛哭、不敢獨自洗澡,甚至要開著燈才能睡覺,但白天就可以正常出外社交、參加活動。

簡單來說,空巢症候群的症狀表現多元,但多半是繞著焦慮、憂鬱、孤單等情緒開始,除了外界的陪伴之外,尋求心理輔導的協助也是有必要的。

怎麼幫助父母走出空巢?

長假過後的第一天離家,一定要打通電話給爸媽

在空巢感剛開始的時候,直接給爸媽一個「我還在」的信號,不要等到爸媽已經表示自己焦慮、孤獨的時候才處理。除了關心爸媽的身體健康、報平安之外,也可以跟爸媽討論下一次假期的規劃,讓爸媽對未來有所期待,甚至可以教父母使用現在的通訊軟體,透過晚上的視訊來一解相思之苦。

假期時幫爸媽先安排好之後的活動

可以利用假期的時候,先帶爸媽出門走走,討論爸媽有興趣的活動,比如社區大學、才藝課、運動交流等,事先安排好假期結束後的生活,並用一種歡快的心情、態度迎接假期的結束,爸媽會更快融入自己的新生活中。

找親朋好友來家裡跟爸媽共度夜晚

對於害怕晚上獨自在家的長輩,可以安排朋友、親戚到家裡來小住,除了幫助排解情緒之外,也可以讓父母維持比較親密的人際關係,親密的情感交流是可以穩定情緒、填補空虛感的。

尋求社區輔導資源

當察覺父母可能有空巢症候群的問題,也可以尋求外界輔導資源的介入,讓父母接納自己空虛、擔心、焦慮的感受,再學習放下跟處理。而會有空巢症候群的父母,也可能在小時候曾經有過不愉快的分離經驗,如果能有輔導資源的介入,也能找到問題的根源,進而解決內心中的缺憾或傷口。

這部分最重要的是,讓爸媽了解「自己現在已經不是爸媽,也是一個有情感需要的人」,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讓子女還有其他人來協助自己,把空巢變成自己生活的第二春!

延伸閱讀

28年照顧還是「愛老公」 田奶奶的祕訣:用長照服務活得自在

過年回家,千萬別對長照中的家庭照顧者說出這6種爆炸金言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