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中風?中醫師教你4種私房藥茶!

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患,是中風的高危險群,除了要保持飲食清淡、規律作息以外,施丞修中醫診所院長施丞修說,其實日常也可以透過一些藥茶來保養,「不過千萬不要當成治療,那只是保養而已,真正的治療還是要看醫生才能對症下藥。」

藥茶怎麼喝?

雖然中藥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屬於比較溫和、養生的,但施丞修提醒,中藥還是藥物,如果不清楚本身的身體狀況,千萬不要自己調配。「比如我有個病人中風,我看了,她是比較虛的那一型,血流不動、進補的話反而會造成堵塞,不能進補,他兒子就跟我說,其實媽媽就是吃補藥吃到中風的。」

施丞修說,像是藏紅花一直被認為可以預防中風、做中風後的調養,但其實每天的量只能維持在0.5~1公克,多了反而會對身體有害,卻比較沒有人會去注意;而且藏紅花是可以活絡血路的,所以高血壓的患者喝了之後反而會容易造成二次中風,只適合血流比較緩慢、虛弱的人服用。

中風的中醫辨證

氣滯血瘀型:平時講話有氣無力,臉色蒼白,個性溫和、動作慢吞吞,總是容易疲累、使不上力,不停流汗、走路步態不穩,心悸、舌頭活動不靈活,通常這種人會有心臟病、血管堵塞的問題。(阻塞型)

肝陽上亢型:講話大聲、臉色紅潤、個性急躁、皮膚粗糙,容易頭痛、頭脹、嘴巴苦、耳聾耳鳴、煩躁失眠,多半有高血壓的問題。(出血型)

痰濁阻絡型:容易眩暈、耳鳴、頭痛,但同時又有痰多胸悶、心悸、關節活動不靈活的問題,這類人多半屬於糖尿病、高血脂,或是動脈粥樣硬化。

肝腎陰虛型:容易眩暈、頭痛、耳聾耳鳴,而且眼睛看不清楚、或眼睛乾澀,伴隨手指麻木、心情煩躁、睡眠品質差、腰膝酸軟等問題,多半是老化、退化造成的身體機能下降,可能有不同的慢性病。

簡單的保養藥茶

施丞修說,這些藥茶主要是針對中風高危險群、或是已經中風過的人進行保養,所以一天的量不要超過下列的公克數。而對於沒有症狀、也不知道自己體質的人,建議先去看醫生,不然可能會像上述的媽媽一樣,隨便亂補補到中風。

但中風是個很複雜的病症,所以看過一個醫生後,可以觀察藥物吃下去後自己身體的感覺,如果變得比較舒服,表示藥物是有對症的、也表示醫師對體質的診斷是對的,就可以持續配合。

  • 氣虛血瘀型:丹參、黃耆各5公克加水煎煮當茶飲用。
  • 肝陽上亢型:天麻、菊花各5公克加水煎煮當茶飲用。
  • 痰濁阻絡型:天麻、川芎各5公克加水煎煮當茶飲用。
  • 肝腎陰虛型:天麻、枸杞子、杜仲各5公克加水煎煮當茶飲用。

延伸閱讀

春節天氣變化大!在家裡自製「南洋口味中藥茶」溫補過冬

中藥、西藥混吃有什麼禁忌?

中風也能康復!健保開放黃金3小時就醫打救命「血栓溶解劑」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