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得到了失語症⋯⋯不要強迫他講話,你應該這樣做!

iStock-507831200

當有人因為腦部受傷,導致明明很想講話,卻沒辦法講話的時候,比起強迫他們練習聽說讀寫,這些「失語症」患者或許更需要的是找到新的溝通方式,而不是認為手勢、圖卡會讓他們產生依賴性,就拒絕使用,反而可能讓情況變得更糟糕。

失語症的分類

失語症主要是因為左腦的語言區塊受到傷害,最常見的是中風後的後遺症,或是顱內出血、車禍、跌倒等腦部外傷,腫瘤、神經感染等腦部損傷造成;如果還有影響到左腦的運動區,患者可能會出現右邊肢體行動的障礙,但只有語言區受損,就只會有失語症的狀況。

我們對於語言的使用包含表達跟理解,所以失語症也依此分成3種類型。

  • 表達性的失語症:也就是理解語言沒有問題,聽得懂別人說的話,但就是無法表達出自己想說的話、很想講話卻講不出話來
  • 理解性的失語症:可以落落長的講非常多的話,但是前言不對後語、邏輯不通,也不懂別人的話。
  • 全面性失語症:上述2種症狀都有。

除了聽、說之外,依照大腦受損的範圍、程度不同,患者可能在閱讀、書寫上也出現問題,所以失語症的患者不只是失去說話的能力,連筆談都有困難;這時候要幫助患者的,不是要求他們一定要開口講話,而是設法讓他們恢復溝通的能力,無論是用手勢、用圖卡等輔助工具都好。

通常在發病6個月以內是黃金復健期,發病12個月之後的進步速度會趨緩,所以在這期間可以多多鼓勵患者進行語言復健,至少恢復到一定的比例。

失語的症狀

  • 想要說出一個詞彙,卻說不出正確的名稱,只能不斷的形容。比如想說「把東西放冰箱」,會說成「把東西放在那個大大的、有門的、在廚房的那個」等。
  • 發音會不清楚,而且常常講錯話,像是把「踢」念成「七」,把「房間」說成「旁邊」;或是把青草說成青菜,木頭說成乳頭等。
  • 因為表達不出自己的意思,會一直重複同樣的話,有點類似口吃的樣子。
  • 講話的內容連他自己都不了解、也跟主題沒有關係。
  • 聽不懂別人說話的內容,尤其越長的語句、理解力越差。
  • 會把發音相近的內容全部混淆,比如把「我明天想要去新開的店吃飯」,聽成「我明明覺得新屋的店都很癡呆」。
  • 閱讀出現障礙,看不懂文字,或是不知道文字的讀音是什麼。
  • 書寫出現問題,可能沒辦法寫有邏輯性的東西,甚至嚴重的人,連字都不會寫,只會畫圓圈或是線條。

面對失語症患者,我們可以做的事

對於失語症患者來說,他們最需要的是恢復溝通的能力,這部分非常需要家人耐心的陪伴,因為剛開始的時候一定非常挫折,而且看不到進步,但如果不持續努力,語言區也會慢慢退化,情況會越來越糟。

面對表達性失語症的患者,可以告訴他們不用急、慢慢講,可以拿圖卡、相片,或是請他們做手勢、表情,然後用引導式的方式幫助他們。比如他們想說「吃蘋果」,說出「紅紅的、水果」的時候,可以跟他們說,「是那個蘋⋯⋯」,試圖讓他們接下去說,幫助語言的重新連結,但不要直接幫他說出來或是打斷,會讓他們感覺挫折。

通常患者雖然會忘記許多物品的名稱,但還是會記得自己的名字、歌曲的旋律,可以透過放患者最喜歡的歌曲,或是一直呼喚患者的名字,來幫助他們練習表達。

面對理解性失語症的患者,在講話之前要先叫住患者、要有眼神接觸,講話的速度不要太快,發音要標準、清晰,但不要用孩子氣的語氣跟患者說話,因為他們的認知功能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對於語言的理解度下降;這時候最好不要長篇大論,慢慢、一句一句短短的說,適度的停頓,確認他們理解之後再往下,必要時也可以換句話說,或是重複幾次。

不過無論是哪種的失語症,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讓患者失去溝通的意願,所以每次患者願意溝通的時候,都要保持耐心,盡量把他當一般人講話一樣,達到有效溝通之後再結束對話,而且每次有一點進步或是說的正確,都要馬上給鼓勵。一開始可以從日常生活的需求開始,比如餓了、渴了、想上廁所等,慢慢進步到表達心裡的感受,只要能把握黃金期間,都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延伸閱讀

音樂治療不只是敲敲樂器!它讓失語症患者能唱起歌來
腦麻孩子自己握住了鼓棒!音樂治療讓他從哭鬧變得愛唱歌

文/盧映慈 圖/盧映慈 圖片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