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型糖尿病大都是在少年時發病 為什麼我50歲才發作?

照片檔 ID:175588253

根據臨床統計,糖尿病患者中有95%以上是屬於第2型糖尿病,至於第1型糖尿病的發生率只有不到5%,在台灣發生率約為每十萬人有1.5人新發病。一般人的印象都認為第1型糖尿病大都是在少年時期發病,所以遺傳因素占發病因素的比例極高,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第1型糖尿病可說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

第1型糖尿病又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主要的發病原因是因為患者的身體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導致血糖水平過高,而主要的致病機轉可說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是經由人體內淋巴細胞中之T細胞大量地破壞胰臟內製造胰島素的β細胞,導致胰島素的分泌大量減少而造成血糖增高。

第1型糖尿病主要並非遺傳所引發

由於第1型糖尿病發病族群主要為幼兒與青少年,平均發病年齡為7.3歲,所以一般人會直覺認為這應該主要是由遺傳所引起的疾病。

不過,根據臨床統計的結果顯示,爸爸與小孩都有第1型糖尿病的機率是5-6%,媽媽和小孩都有第1型糖尿病的機率則是2-3%,相較於第2型糖尿病的遺傳機率從父母有一方有第2型糖尿病的40%,到父母雙方都有第2型糖尿病的70%,可以說低了很多,所以醫界並未把遺傳因素列為第1型糖尿病主要的發病因素。

第1型糖尿病的主要發病原因

而除了遺傳因素之外,第1型糖尿病的主要發病原因包括了2種:

一、自體免疫問題:

第1型糖尿病往往導因於胰臟β細胞的慢性自體性攻擊,而且早在發病前數年即存在。70%到80%的第1型糖尿病病人血中可偵測出針對胰島細胞內抗原之自體免疫抗體,譬如麩胺酸脫羧畊(GAD)、胰島細胞自體抗原(IA-2)。第1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的GAD抗體發生頻率與疾病發作年齡無關,也與糖尿病之發作年限無正性相關性。

因此,雖然多數第1型糖尿病病患的發病年齡都很年輕,但並不代表中壯年者不會得到第1型糖尿病。

二、環境因素:

包括病毒感染,例如克沙奇病毒(一種腸病毒,可透過食物或飛沫傳染)、腮腺炎病毒(可導致腮腺炎,由患者飛沫或唾液傳染)、風疹病毒(德國麻疹的致病原,透過飛沫傳染)等,都會引起β細胞的傷害,而在具有某些白血球組織抗原易致病對偶基因者,則可能會在已有改變的β細胞接著發生自體免疫反應。此外,包括嬰幼兒斷奶的時間、人體腸道微生物群都是可能引發第1型糖尿病的病因。

成人第1型糖尿病很容易被誤診為第2型或延遲確診

而在一般人所比較熟知的青少年與幼兒第1型糖尿病之外,其實成年人也可能罹患第1型糖尿病,其臨床特徵較不典型,很容易被誤診為第 2 型糖尿病或延遲確定診斷。像是彰化基督教醫院的新陳代謝科醫師謝芳傑與杜思德,就曾提出一項研究報告,提出3例成人第1型糖尿病的病例,其中就有49歲的女性與50歲的男性。

成年第1型糖尿病的特徵

成年第1型糖尿病多數是屬於潛伏型成人自體免疫糖尿病(LADA),其疾病特徵為發病於成人期,通常是在30 歲以上,病患的胰島自體抗體呈陽性反應,在起初發病的至少半年內是不需注射胰島素,但隨著胰島 β 細胞緩慢漸進性破壞,通常在發病 3 至 6 年內,就會轉變成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此外,成年人罹患第1型糖尿病還有一種可能,即「猛暴性第1型糖尿病」,大部份病患胰島自體抗體呈陰性反應,但 β 細胞嚴重缺損,其病症特色是胰島細胞功能可以在兩週內破壞殆盡。從口渴多尿等高血糖症狀到發生酮酸中毒,統計平均只有 4天的時間。因為發生時間很短,所以 HbA1c值很接近正常。前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腸胃道症狀。致病機轉尚未確定,可能和病毒(例如腸道病毒,enterovirus)有關。

參考資料:《成人第一型糖尿病的診斷陷阱:三病例報告》

延伸閱讀:

30%糖尿病患都有這種併發症,但大部份患者竟然都沒感覺

糖尿病患不止有傳統4大併發症  有1/4還會得到這個病

糖尿病患要當心這種急性併發症  死亡率竟然高達20%

文/陳亦云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