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心理話》想打破同溫層 教你突破大腦限制

你是一個會看不同觀點文章的人,還是你一直都只看特定論點的文章?「同溫層」的問題在社群網路發展之後,好像變得越來越嚴重,有人會說,這代表我們要努力打破同溫層,只是到底要怎麼「打破」,有人說要多看自己不認同那方的論點,但,這樣真的有效嗎?

社群網站為什麼能輕易製造同溫層?

雖然我們的大腦看似有很多彈性,但其實沒辦法接受跟自己認知矛盾的事情,因為「矛盾」代表自己跟這件事情是有衝突的,有衝突代表自己愚蠢、失敗;而發生衝突的時候,控制疼痛的大腦區塊,也會釋放疼痛訊號,為了減緩疼痛,大腦就會開始「忽略」、或「合理化」遇到的事。

所以為什麼社群網站可以輕易的製造「同溫層」,因為社群網站關心的是「讓使用者停留更久」,停留更久,就能給予更多資訊的餵食跟廣告,賺取廣告的費用。所以為了讓人可以停留更久,網站就利用了人不喜歡矛盾、衝突的特性,給更多相同的資訊,並幫忙「忽略」其他的資訊,讓人在同溫層裡「取暖」,感覺又暖又棒,非常的舒服。

同溫層來自我們只看特定的文章嗎?

但到了現在,同溫層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因為每個人都只關心自己,而不去關心他人,甚至還質疑他人的想法是錯誤、是假的、沒發生過的,只因為「我沒看過」。事實上,這是來自資訊的不流通,所以不少人也開始呼籲「打破同溫層」,鼓勵大家多去看不是自己立場、經驗的文章。

只是這樣做真的有用嗎?我們上面提到大腦除了會忽略特定的資訊之外,還會「合理化」,當大腦遇到不合理的事情,即使證據擺在眼前,大腦也會自動把它轉換成自己可以理解的「合理化」事情。比如一個人被指控偷吃了餅乾,大家都相信他就是那個小偷,即使出來一些證據說明不是他,原先指控他的那些人,可能就會說「證據是假的、警方被收買」等,來合理化自己所相信的事情。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去看了「非同溫層」的文章,大多數人的反應也會是不屑、鄙視、認為是假的,給了種種負面評價之後,就會反過來拍拍自己的胸口,說,「還是我自己的同溫層比較優秀,講的東西才是對的、有建設性的、有腦的。」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

不過既然知道大腦有這樣的「不理性」,對於自己的判斷或是看到、聽到的事情就要盡量保持開放的態度,不要太過武斷或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而在判斷前最好的方式就是將看到的事情具體的寫下來,並且列點,因為寫下來之後,可以去除大腦在整合的過程中,多餘的「合理化行為」。

另外,就是當發現自己開始出現「對方是錯的、我是對的」,或是面對衝突時會幫自己找理由,就要注意到這種大腦的「合理化」行為;建議可以嘗試把自己丟到這種「不合理」的場景,讓大腦感受一下痛苦,透過這種方式去理解對方、察覺自己的盲點。

延伸閱讀

《週末心理話》我們都是好人,但為什麼會變成欺負人的人?
《週末心理話》只要按讚數多,人就會覺得是「真相」!
《週末心理話》看見的一定是真實嗎?目擊者的記憶可能是錯的!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