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姐45歲,自小皮膚容易過敏、起紅疹、隨時不定處搔癢,一年四季都會發作,近日天氣濕熱,她的症狀變本加厲,到處求醫效果不彰,整天癢到無法做事情,甚至晚上也沒有辦法好好睡覺。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謝旭東表示,濕疹是一種統稱,包含多種皮膚發炎的疾病,比如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等,不過不具有傳染性。
濕疹的症狀有皮膚起紅疹、腫脹、搔癢、水疱、結痂和脫屑,嚴重的會糜爛、有滲出液,所以有「濕疹」之稱,亞熱帶海島型氣候的臺灣,更容易發病。而由於病程長、反覆,病人不願久用類固醇治療,會轉而尋求中醫的協助。
從環境、飲食及體質3方面治療濕疹
謝旭東指出,濕疹原因主要有3種,環境、飲食及體質。「比如現在是高溫濕氣重的夏天,容易引發濕邪和熱邪;飲食上碰到容易過敏的食物,比如蝦蟹類海產、芒果、荔枝、鳳梨等,誘發濕疹生長;加上如果你的體質心火旺盛,血熱容易留於體內,就會使皮膚搔癢劇烈,」謝旭東分析,因此,治療上也要從這3個方面下手。
因此,謝旭東建議濕疹病人在生活上要注意,洗澡水不宜過熱、少用鹼性肥皂,以免洗完澡後加重皮膚搔癢;穿著寬鬆棉質透氣的衣服,出汗後要盡快將汗擦乾;避免待在悶熱的場所或擁擠的地方;保持家中的清潔,避免塵蟎等過敏原,也盡量不要養貓狗寵物。
飲食上,病人要避免如海鮮蝦蟹類食物、芒果、荔枝、鳳梨、草菇、洋菇、甘蔗、羊肉、酒、汽水、甜食、咖啡、堅果類、生冷食物,因為容易在食用後讓病情加重,或是療程變長。「可以多服用清熱解毒的食材,比如綠豆、薏苡仁、苦瓜、絲瓜、冬瓜、蓮藕等,在皮膚搔癢的急性期食用,或是煮四神湯祛除體內的濕氣,」謝旭東指出。料理方式上,也要避免香辛、辣味的調味料,或是油炸、燒烤的烹調方式,以免身體更加燥熱。
中醫的「連翹」幫助治療皮膚疾病
「濕疹是一種頑固性的皮膚疾病,所以治療上要環境和飲食上加以控制,再配合中藥改善體質,」謝旭東分析。他介紹自己研發的「換膚方」,組成成分為荊芥、防風、連翹、知母、石膏、黃芩、生地、苦參根、蒼朮、甘草、藿香。
謝旭東表示,處方中的荊芥、防風,具有抑制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讓皮膚上的滲出液減少;「連翹」在《本草備要》中記載,是皮膚科的專用藥材,擅長清熱解毒,將皮膚退熱止癢,現代醫學研究中,也發現它有抑菌抗炎作用,讓皮膚免於外來感染,並有保肝功效,且降低血管通透性,讓皮膚上的滲出液減少,所以能夠改善濕疹的皮膚搔癢情況,且能減少外用藥的使用。
「症狀輕的病人,大約服用2周就可以明顯改善問題,」謝旭東表示,中醫採取內在調養的方式治療濕疹,對於不想要長期使用西醫類固醇的病人,不失為一種好選擇。
延伸閱讀: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