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氣喘不開刀5年存活率0!救命免開心就靠它

91歲的王老先生,最近因為氣喘呼吸困難、心衰竭而住院,到了醫院後,經由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他有嚴重的主動脈瓣膜狹窄。主動脈瓣膜狹窄的傳統手術需要開胸,對於65歲以上族群的風險非常高,平均有40%的65歲以上患者,會被外科醫師拒絕,幸好,現在多了一種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手術,讓大齡患者能及時治療。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嬰華表示,隨著平均壽命越來越長,老年人口越來愈多,患有主動脈瓣狹窄的病人也有增加的趨勢,超過75歲的人,有12%都有主動脈瓣膜狹窄的問題。另外,有1%的人口,天生就只有2片瓣膜,相較於一般人擁有3片瓣膜,較容易出現瓣膜狹窄的問題。

「主動脈瓣狹窄最常見的症狀有3點,分別是胸痛、頭暈與氣喘。初期的症狀可能不嚴重,但是隨著年齡增長、瓣膜鈣化,瓣膜打不開或蓋不起來,慢慢出現胸悶症狀,嚴重時因血液送不到頭部會暈倒,最後心臟衰竭而導致死亡。」陳嬰華表示。正常的主動脈瓣膜開口約為3-4平方公分,而當主動脈瓣膜開口小於1平方公分時,就稱為嚴重之主動脈瓣膜狹窄。

最令人擔心的是,當症狀出現後,如果不接受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僅使用藥物治療則一年死亡率高達50%,五年死亡率甚至來到100%,高於許多癌症。

TAVI手術讓開不了刀的人重獲生機

傳統的治療手術,需要開胸治療,但有超過30%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病人,因為年紀過大或合併其他疾,開刀的風險太高,甚至有40%的外科醫師,在評估後會拒絕開刀。

不過,現在有「經導管進行主動脈瓣膜植入術」(TAVI)較傳統手術侵入性低,傷口小,只要經過導管引入瓣膜即可治療,對於接受傳統手術風險太高的病人,是一項替代性療法。

術後恢復快 91歲病人一出恢復室就吵肚子餓

陳嬰華介紹,臺北榮總於2010年開始進行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是全國第一個進行此術式的醫院,這樣的術式,可以減少因年紀過大或合併其他疾病可能導致氣管插管難以拔除,而增加感染等併發症發生的機會,並可減少在加護病房觀察的時間及縮短住院天數。

陳嬰華表示,臺北榮總TAVI團隊在心臟內外科、麻醉科、放射科及神經內科的密切合作下,這項手術100%成功植入瓣膜,術後30天存活率為100%,高於世界平均值;而且,術後30天內中風、嚴重出血及植入瓣膜周圍中度以上滲漏等併發症發生率為0。

王老先生也表示,自己在開完刀後,幾乎沒有什麼疼痛的感覺。王老先生的兒子更是在旁邊笑道,爸爸才清醒過來,就狀態良好,甚至跟家人表示自己肚子餓了,才出恢復室就吃了一碗豬肝粥。

陳嬰華表示,其實一般年輕人因為恢復能力好,還是可以使用傳統的手術方式,不過如果是高齡患者、之前做過心臟相關手術、或是有其他危險因素,就建議使用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

因為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的瓣膜屬於特殊耗材,需要自費約107萬元的瓣膜費用,患者可以自行評估。

延伸閱讀:

久坐讓心臟變形!想改善就靠這2個運動!

每25分鐘就有一人死於心臟病!5症狀恐是心衰快送醫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