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年至少新增 4 萬名腦中風患者,雖然中風急救治療一直進步,但中風後的康復治療卻沒有同時跟進,導致病人在中風 3 到 6 個月之後,常會陷入復原的瓶頸。不過,當紅的細胞治療卻可能克服這個障礙,還給中風病人自理的能力。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就指出,當腦血管阻塞或破裂出血後會發生腦中風,如果及時控制血壓,在4個半小時內盡快施打溶血栓藥物,大約60%的病人有機會完全恢復。
但有時,中風不可避免的會留下後遺症,根據出血或缺血的部位,影響病患的手腳、臉部肌肉、聽覺、視覺、平衡感甚至呼吸。復健是目前唯一有效的常規治療方式,但通常效果有限,病人在中風3到6個月後即陷入進步瓶頸。
台灣幹細胞團隊實力堅強
美國羅格斯大學微生物暨分子遺傳學黃效民博士表示,透過細胞治療,當紅的再生醫學就可能讓中風病人的恢復情形顯著提升。
在台灣,中國醫大的團隊已經完成使用人類的自體嗅鞘幹細胞,施打在腦梗塞部位治療腦中風的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永立榮生醫也引進授權此研究成果並即將進入第二期臨床實驗;另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任蔡明松醫師的科研團隊,目前也致力於使用羊水幹細胞的外泌體(exosome)來治療中風。
施打幹細胞 還中風患者自理能力
黃效民表示,按照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所發展的腦中風評估表,16分以上屬於重度中風患者,而10分以下是能夠生活自理的中風族群。目前的臨床治療目標,就是讓介於10-15分、原本需要他人24小時照護的中度患者,恢復到能夠生活自理。
「10分以下的患者可以自己吃飯、上廁所,雖然動作慢,但不需要一個人在他身邊24小時照料,這對於家庭負擔以及患者的尊嚴問題,都有顯著的提升。」黃效民點出,細胞治療成為中風患者復健的最新突破。
3大優勢讓幹細胞成為明日之星
「幹細胞為什麼能夠治療疾病,可以分成 3 個層面(3R),分別是Replace、Repair以及Regenerate。」黃效民指出。
- Replace(幹細胞替代原有細胞):幹細胞可以分化成特定功能的細胞,可以取代受損部位已經死亡的細胞。
- Repair(修護受傷但還沒有死亡的細胞):伴隨幹細胞以及幹細胞分泌的生長因子、細胞激素和「外泌體」,修護受損但是還沒有死亡的細胞。
- Regenerate(自體細胞再生):黃效民表示,“Regenerate”可說是幹細胞治療的最重要環節。因為輸入的幹細胞數量有限,最重要的還是要利用外來的幹細胞喚起受損部位的再生功能,促使自體長出細胞,才是治療的根本目的。
幹細胞治療未來在醫學上應用,包括巴金森氏症、漸凍人、脊髓損傷患者的神經修復,以及多種慢性退化疾病等領域,還有非常具潛力的發展空間。黃效民表示,目前幹細胞的治療實力不過是冰山一角,隨著細胞技術的精進和幹細胞機制的瞭解,還有無限未來性等待發掘和落實。
延伸閱讀: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