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適逢大降溫,許多醫院紛紛傳出腦中風、心肌梗塞的案例,近年來發現,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年齡正在往下降,這和現代人的飲食、生活作息息相關。不過,一項新研究指出,只要晚餐吃少一點、早一點,就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美國心臟協會(AHA)年會上,公佈了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晚間攝入的熱量佔每日攝入熱量比例較高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大。相反地,只要晚餐少吃點、早點吃,並且不吃宵夜,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機會就小了。
晚上 6 點後進食,心血管健康下降!
這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在112名平均33歲的女性中開展了調查。受試者透過電腦或手機,記錄了他們在研究開始時的一週內以及12個月後的一週內,分別吃了什麼、吃了多少以及什麼時候吃的。
研究發現,大多數受試者會在下午6點以後進食,而這段時間之後攝入更多卡路里的人,往往心臟健康狀況較差,卡路里攝入佔全天比例每增加1%,心臟健康都會相應下降。
具體來講,在下午6點以後,攝入更多卡路里的女性,有可能血壓更高、體重指數更高、血糖長期控制狀況更差。而且,越晚吃、吃得越多的人,心血管健康下降的程度也越高。
人體不適合「晚餐吃太多」,多餘熱量只會變胖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Nour Makarem博士表示:「到目前為止,預防心臟病的生活方式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們吃什麼和吃多少,而這項初步研究結果表明,注意晚餐的時間以及晚餐中卡路里佔全天熱量的比例,可能是一種簡單降低心臟病風險的方式。 」
美國北岸大學醫院心臟病學家Evelina Grayver博士指出:「我們體內的新陳代謝、胰島素等激素分泌都有晝夜節律,這些身體機制並不適應晚上吃那麼多。而且,晚上我們的活動通常更少,吃下去的卡路里難以被消耗,往往沒有真正為身體提供能量。」換句話說,這些熱量就是變成你身上的肉肉,除了變胖,對身體可沒有什麼貢獻。
預防心臟病,20歲開始不嫌早!
美國杜克大學醫學和心臟病學教授Kristin Newby博士認為:「這是一項重要的研究,它為營養及其與心血管危險因素之間的關係,提供了一些非常有趣的新見解。無論你是20歲、30歲、40歲還是更大年紀,開始考慮心臟健康都不算為時過早。」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
參考資料:Evening Meals Could Harm the Female Heart, Study Show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