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待太久突無力、意識混亂?發生中暑或熱衰竭需「有效降溫」才能保命

一進入 5 月大家都可以明顯感受到炎熱的氣溫,稍微在外面走動一下就滿身大汗,然後皮膚也被太陽曬得很痛!讓人不禁擔心端午節過後該怎麼辦?

熱中暑、熱衰竭頻傳

雖然每年的氣溫都在上升,但今年 5 月北台灣卻已經出現 38 度的高溫。很多人以為中暑、熱衰竭是在盛夏 7、8 月才會出現的情形!

三總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則表示:「因為過了一個冬天,人體對於夏天的適應力都喪失了,對熱忍受力較低,此時(5、6月)中暑案例反而最多。等到 7、8 月雖然最熱,但大家對氣溫已經漸漸適應,案例反而變少。」(閱讀更多:根據5月就出現「熱中暑」個案!醫師:天氣剛變熱更容易中暑

近日(16日)嘉義市紅毛埤蘭潭分隊就在粉絲專頁提醒民眾,在戶外進行活動時,需要適量並且要注意補水。

因為在近中午時接到一通來自體育場的出勤救援需求,當 2 名救護技術員(EMT)抵達現場時,發現一名 13 歲男同學呈現意識混亂、虛脫無力、全身冒汗等情形,當場測得生命徵象極為不穩定,出現量不到血壓、耳溫 40.6 度、呼吸和心跳皆有急促等的危急情形。

一進入5月熱中暑事件頻傳!/ 圖片來源:截自《嘉義市紅毛埤蘭潭分隊》粉絲專頁

經詢問後發現,這群棒球小選手們在 30 幾度的氣溫下,從早上 8 點半一直訓練到 10 點半,於是救護員初步臆斷為中暑情形,當下請現場其餘同學投幣購買回冰礦泉水,並放置在體表大動脈處,同時打上靜脈留置針,全速輸注生理食鹽水。

做完緊急處置後,在救護車的運送過程中,車上冷氣開至最強、患者衣服全部剪開外,同時救護員持續沖著注冰礦泉水,以助降溫。在到達醫院急診時,原本情形危急的男同學,體溫已降至 37.5 度、血壓回升、心跳和呼吸已減緩,並已經恢復意識,可與現場的護理人員對話,檢傷程度從危險將至第二級。

有效的降溫

從上述案例顯示,中暑是不可輕忽的,如果沒有及時降溫,則會引發心肺、肝、腎等器官衰竭,或是敗血症、凝血病等情形,導致死亡。

根據國外期刊報導,在運動後出現虛弱無力、意識不清的情形,被稱為運動型中暑(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在出現後的 10 分鐘內進行適當和積極的治療,有百分百的機率是可以存活的!

運動後出現虛弱無力、意識不清的情形,被稱為運動型中暑。

這種過度熱中暑的情形,在醫學臨床上最主要會引發中樞神經系統的障礙,通常會測到 40.5 度以上的高溫,在這種高溫下,因為體內過量的熱度會引發細胞膜脂質的變性和液化,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像是大家常聽到的橫紋肌溶解症也是其中一個危險的症狀。

所以快速且確實的「降溫」是保命的緊急措施,這時候如果還只是將患者移到通風處,並在腋下、脖子和腹股溝處使用冰袋的話是無效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讓患者浸入在裝有冷水和冰塊的大浴缸中,達到最大身體表面積的降溫!

如果周圍沒有這樣的設施的話,可將毛巾浸泡在冰水中,然後敷蓋在患者的皮膚上,而毛巾覆蓋的區域最好是包括背部在內,並且每隔幾分鐘就更換一次,以達到快速降溫的作用,以免造成器官多重衰竭的情形。

參考來源: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Exertional Heat Stroke in the Prehospital Setting

文 / 彭幸茹  圖 / 何宜庭

延伸閱讀

你知道熱中暑比熱衰竭嚴重嗎?

都到夏天了卻還是經常身體發冷 你可能得了這5種病

天氣越熱偏頭痛的次數也跟著上升!避免頭痛發作這些預防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