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的器官在年老之後都會逐漸退化,不過如果能按照健康的方式過生活,可以延長這些器官的使用壽命。像是大腦,年長之後就可能會出現失智的問題。
但旅美行醫20年,除了國內外完整醫學訓練外,還領有美國脊骨神經醫學博士學位的李政家,在《疾病,從大腦失衡開始》中提到,其實改變生活習慣,可以幫助改善腦力、打造健康的身體,自然也不會給大腦帶來負擔。
四多:多踩地、多日照、多洗冷水、 多含氧量
1. 多踩地、多接近大自然
每天打赤腳踩地,或是接觸大自然的元素, 例如,樹木、花草、石頭,可協助調整身 體的負電位,消除身體與地球表面的電位 差,只要讓地球提供給人體足夠的電子, 就可以大量減少不成對電子自由基產生, 達到減緩身體老化的效果。
2. 多曬太陽
陽光對人體有許多好處,如調節內分泌、 促進維生素 和維生素 的生成、增強人 體免疫力、提升細胞健康等,尤其是晨光 和夕陽,所含成分最適合人體。
3. 多洗冷水澡
低溫能夠促進活化細胞代謝效率,訓練身 體適應低溫的環境,就能有效激活多巴胺 的分泌,以及增加瘦素分泌、提升熱量使 用效率與人體細胞的活力。
尤其是早上剛睡醒的半小時內,沖冷水能 刺激腎上腺皮質醇的分泌,有效率的調整 生理時鐘,提升我們白天的活力。但這個 方式必須視個人健康狀況量力而為,且採 取漸進的方式,先從足部開始,等到適應 溫度後再逐步往上,擴大浸泡冰水或是淋 浴的面積。
4. 多增加血液中含氧量
氧氣對大腦和全身細胞的運作很重要,人體血液中的氧氣和葡萄糖是細胞代謝所需 的兩大食物,而其中氧氣的重要性更勝葡 萄糖,大腦細胞在缺氧三到六分鐘就會導 致死亡。因此增加含氧量是促進我們身體 健康的重要基本功,建議每周至少三次, 每次至少四十分鐘的有氧運動,例如慢跑、 快走等等,運動強度以活動中還能正常交談為原則;平時可以多做深呼吸,或是採用腹式呼吸、練習吐納,來提高血液中的含氧量。
五少:減碳、減敏、減夜宵、減藍光、 減環境干擾
1. 減碳飲食(減少碳水化合物和糖份的攝取)
碳水化合物和糖份的攝取會讓血糖劇烈震盪,容易影響代謝,也會讓情緒比較不穩 定、時常有肌餓感,建議可改選高纖、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同時增加蛋白質與油脂 的比例,使食物轉化成葡萄糖速度減緩, 協助血糖的穩定,甚至可視個人體質和健康狀況適度戒除澱粉、水果。
2. 減少食物過敏原(採用抗過敏飲食)
疾病的根源大多和過敏及自體免疫反應有 關,因此找出過敏原並設法避免,對健康才有根本性的幫助。
3. 減少晚餐食量並戒除消夜
以人體生理機制來說,太陽下山之後我們開始準備休息,好在睡眠時做細胞修復, 若是把效率分散去幫助腸胃消化,對身體而言其實是額外的負擔。
建議大家盡量提早晚上用餐時間或減少晚 間的食量,並避免咖啡因和刺激性飲品,同時戒除睡前的消夜點心,至少在睡前四小時不要再進食,讓腸胃也能輕鬆休息。
4. 減少藍光和電磁波
藍光和電磁波會造成細胞病變、提高慢性病的機率、影響腦部發展、導致大腦細胞 退化等影響,因此請務必減少 3C 產品的 使用時間,同時改用仿太陽光譜的光源作 為室內照明,或是在室內和夜晚配戴去藍 光眼鏡,來減少相關影響。
5. 減少環境干擾因子
環境干擾因子包羅萬象,從過敏食物、環 境污染、食物污染、科技危害,甚至自己的情緒和心理因素都有可能,請在詳讀第 一、二章後,運用該章節中的測試,找到問題的源頭才能有效改善。
※ 圖片來源:經新自然主義出版授權使用,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
※ 內容授權自《疾病,從大腦失衡開始》,作者為李政家,新自然主義出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