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也可能導致失智!一次了解失智原因、症狀、治療方法

失智症是高齡社會必須面對的重要疾病,它不是正常的老化,會造成生活的失能,甚至引發很多照護的問題。但除了失智症患者的家屬、或是一直有在關心相關議題的人之外,很多人對於失智的認識其實不多,即使身旁可能已經有人出現失智症狀,卻還不知道他是失智,錯過了就醫的黃金時間。

而失智症最先需要注意的,其實就是症狀,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有2/3的失智症患者其實都還在輕度失智,只要早點就醫,其實可以控制得很好,甚至可以改善生活功能。

一、失智症就是阿茲海默症嗎?種類有哪些?

失智症大致可以分為 4 類,分別是「退化性」、「血管性」,還有「特殊原因」以及 2 種以上類別的「混合型」。

退化性:腦部神經不明原因退化

  • 阿茲海默症:占比 5 成以上,主要是大腦記憶體退化、認知功能失調。
  • 額顳葉型失智症:主要是大腦額顳葉退化,出現性格改變、行為怪異等變化。
  • 路易體氏失智症:主要是知覺的退化,會出現手抖、走路不穩等運動退化,以及視覺、聽覺的幻覺。

血管性失智症:腦部血液循環不良造成的腦細胞壞死

  • 中風後血管性失智症:中風後約有5%患者出現失智症狀,25%的人在5年內會得失智症,特徵是惡化速度非常快。
  • 小血管性失智症:並非大中風造成,但可能是因為小血管破裂而造成失智。

其他因素導致失智症:其他造成腦部退化的原因,但有機會恢復

  • 營養失調:如缺乏維生素B群。
  • 大腦疾病
  • 感染:如梅毒
  • 中毒
  • 內分泌失調

二、除了失憶,失智症還有哪些症狀?

情感障礙:

  • 憂鬱、焦慮
  • 淡漠、冷漠
  • 躁動不安、情緒起伏很大

精神病症狀:

  • 妄想(佔比將近一半):被害妄想、被偷妄想(最常見,一直認為有人要偷他的東西)
  • 幻覺:視覺幻覺、聽覺幻覺,看到或聽到不存在的事物。
  • 錯認:
    • 錯把親人當成其他人
    • 把電視劇、電影當成真實
    • 以為鏡中的自己是其他人
    • 以為有不存在的人出現在家裡

行為障礙

  • 重複現象:重複說同樣的話、重複做同樣的事(一直購買相同物品、一直吃飯)
  • 變得日夜顛倒,白天想睡,晚上睡不著
  • 病態收集:突然開始蒐集垃圾、回收,但又不整理
  • 不適當行為:不穿衣服、隨意碰觸別人的私密部位
  • 漫遊:變得無法與他人社交,而且失去方向感,所以一出門就無法回家,會不停在周遭遊走。
  • 出現攻擊行為:忍耐力降低,同時又容易誤解別人,出現言語或行為暴力。

照片檔 ID:507831200

三、明明身體都還健康,為什麼會失智?

失智症是大腦的退化,而且退化的速度是漸進的,所以不太會馬上察覺。而現在還不了解失智症的成因,只知道跟大腦神經的病變、退化有關,所以可能會看到一個身體強健的人,卻被診斷失智症、逐漸退化的過程。

不過生理上的病變其實的確會影響大腦的健康,比如近期「腸腦軸線」的研究,發現大腸的菌叢生態會影響腦部,可能會造成腦部的退化性疾病;但腸道菌叢的失調,可能只會出現容易拉肚子、脹氣等小毛病,所以即使看起來健康,還是要注意身體的一些小警訊,很可能暗示著身體的退化。

四、失智症跟老化有什麼差別?

老化是一個細胞逐漸自然衰老的過程,大腦神經的敏捷度會下降,但失智症是神經不正常的退化,速度比老化快很多,而且會出現一些自然老化不太會出現的問題,甚至是完全失去原有的功能,像是「看到人想不起名字,但過一會就想起來」,就比較接近老化;但如果「上午才說過的話,下午就否認自己講過」,就比較像是失智。

而失智症的病程,可分為輕度知能障礙、輕度(初期)、中度(中期)、重度(晚期)4個期別,要分辨失智主要跟老化的差別,可以從能不能處理較複雜的事務、人際關係的相處、會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等標準來判斷。

五、失智症能治療嗎?會不會好?

目前針對失智症有藥物、非藥物治療(行為治療、認知治療、營養治療),不過還沒有一個辦法可以100%的治療失智症,但延緩退化、或是恢復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其實還是很有機會的。

藥物治療

阿茲海默症

  • 膽鹼酶抑制劑
  • NMDA受體拮抗劑
  • 抗精神病藥物
  • 抗憂鬱劑

額顳葉型失智症

  • 無特殊藥物可治療

路易體氏失智症

  • 巴金森藥物與抗精神病藥物交替治療

血管性失智症

  • 治療中風、血管疾病後遺症

非藥物治療

  • 營養治療
  • 認知行為治療
  • 語言治療
  • 環境改變
  • 音樂治療
  • 藝術治療
  • 寵物治療
  • 懷舊治療

freepik

六、如何預防失智症?

  • 控制三高、預防中風
  • 少吃麵食
  • 多吃好油脂(Omega-3)
  • 減肥
  • 多進行社交
  • 多運動
  • 睡眠充足

七、誰特別容易得到失智症?

  • 高齡
  • 低教育程度
  • 先前有腦傷
  • 有憂鬱症狀
  • 長期服用安眠藥和鎮定劑
  • 三高
  • 糖尿病
  • 長期抽菸
  • 家族史
  • 睡眠品質不佳

圖片來源:<a href="https://unsplash.com/photos/QCF2ykBsC2I">Unsplash</a>

八、懷疑是失智症,要做什麼檢查?

如果懷疑失智症,建議到大醫院掛神經內科進行心智評估,有必要也可以做儀器檢查進一步確診。

心智評估

  • 「簡易心智量表」(MMSE)
  • 「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

儀器檢查

  • 腦部影像檢查:電腦斷層掃描(CT),可觀察腦部神經結構,或針對特定部位再做磁振造影(MRI)檢查。
  • 抽血檢查:排除梅毒、愛滋病、內分泌失調、缺乏營養等原因。

九、確診失智症之後,該怎麼辦?

如果確診失智症,其實也不用擔心,因為如果是早期診斷,只要按照醫師指示服藥、勤做復健治療,其實都可以把認知功能維持住;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也分享一個案例,有一位91歲的爺爺林添發在診斷失智17年之後,秉持著「多學習比較不容易退化」的心態,也再去就讀研究所、拿到碩士學位,只要態度正確,讓生活不會受到影響,是可以做到的。

參考資料

失智人口知多少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從智力7歲到拿碩士學位!91歲林添發扭轉17年失智人生

阿茲海默症又被稱第三型糖尿病,那降血糖藥可以預防失智嗎?

失智是可以預防的!美國研究:這9條生活習慣先做到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