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健康醫療
憂心婦女健康殺手「乳癌」悄悄找上門?這 12 類人要小心!
日期:2023 年 2 月 16 日 作者:陳 韋彤
乳癌一直是婦女們的「健康殺手」,在台灣婦女癌症的發生率中位居第 1 名,每年超過 1 萬人罹患乳癌、每年超過 2000 ...
西非馬堡病毒累積9人死亡!羅一鈞:帶進國內風險低
日期:2023 年 2 月 16 日 作者:王芊淩
因應新冠肺炎讓外界開始關注流行疾病,像是近期非洲出現一波馬堡病毒疫情引發外界關心,至於對於國內會不會有影響?指揮中心發言...
COVID-19/本土+16,477 連續13天降幅!指揮中心預估:趨勢持續下降
日期:2023 年 2 月 16 日 作者:王芊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 16,747 例確定病例,分別為 16,477 例本土個案及 270 例境外移入;...
國內6%糖友同時患有C肝比例高於全球!醫師:肝指數正常仍要檢驗
日期:2023 年 2 月 16 日 作者:王芊淩
糖尿病和 C 型肝炎一直是國內慎防的慢性疾病,但其實兩者疾病也有著高度相關聯性,國立中山大學副校長、高醫肝膽胰科主治醫師...
嘴破吃什麼好比較快?避開 NG 食物用 3 種營養素幫助傷口癒合
日期:2023 年 2 月 16 日 作者:陳筠臻 營養師
前一晚也是挑燈夜戰,熬夜趕工到很晚睡,久而久之發現嘴巴破洞,喝口水都痛到飆淚!難道是因為火氣大導致嘴破嗎?聽說鹽水漱口、...
亞洲人「停經前體脂高」增乳癌風險!從了解危險因子預防乳癌
日期:2023 年 2 月 16 日 作者:李祉函
台灣每年約增加近一萬四千名乳癌患者,且乳癌發生率逐年年輕化,因此預防及定期篩檢相當重要,要預防乳癌發生,應從相關危險因子...
關鍵報告/Omicron染疫死亡數翻16倍創「國際雙高」2023年居高不下為何沒警覺?
日期:2023 年 2 月 16 日 作者:謝承恩
2020年COVID-19病毒在中國爆發,WHO宣布進入全球大流行,同年2月16日台灣出現首例本土確診死亡個案,如今三年...
「雨水」時節鼻過敏頻發作?中醫師提醒:調養脾胃能改善
日期:2023 年 2 月 16 日 作者:黃慧玫
「雨水」是一年中的第二個節氣,顧名思義,是「雨下不停」的意思。這個時候,總是早晚噴嚏打個不停,進而讓頭昏腦筋不清楚。中醫...
藥沒吃完要放冰箱?藥水、膠囊、眼用藥品保存方式大不同!藥品保存方式有這些
日期:2023 年 2 月 15 日 作者:李祉函
許多家庭都會常備醫藥箱,存放像是解熱鎮痛藥、感冒藥、胃腸藥、 皮膚用藥、外傷用藥等各式常用藥品,或是家中長者的慢性病連續...
【影音】新冠病毒不只攻擊呼吸道!腎臟內科吳美儀主任提確診時「2點」注意
日期:2023 年 2 月 15 日 作者:賴 欣平
新冠病毒以人體細胞膜上的ACE2受體作為通道來進入細胞內繁殖,潛伏期後多以呼吸道症狀為主要表現,但事實上,這種受體並非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