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健康醫療

COVID-19/社區內也潛藏「好的黑數」!何美鄉分享三個防疫黑數故事

日期:2022 年 5 月 17 日 作者:王芊淩

國內本土確診數還沒到達高峰,但台北市長柯文哲先前多次提到可能因為 PCR 量能不夠,檢測出來的數值不準確,社區中可能潛藏...

Omicron 會侵犯兒童神經?發燒到這個溫度要馬上送醫

日期:2022 年 5 月 17 日 作者:王芊淩

國內已出現兩例確診兒童出現腦炎後不幸病逝消息,引發許多家長擔憂,難道 Omicron 真的特別會侵犯兒童神經系統嗎?馬偕...

日常排便不順氣色差?營養師推薦「複方」版本青汁,一口喝下十全大補菜!

日期:2022 年 5 月 17 日 作者:黃慧玫

餐餐老是在外,最怕飲食攝取不均造成健康問題。營養師提醒,透過攝取不同顏色蔬菜的彩虹飲食原則,是維持健康的關鍵。如果無法確...

國人最缺乏的營養素竟可防重症、抗癌!這樣補充維生素 D 最有效

日期:2022 年 5 月 17 日 作者:孫珞軒

現代人因生活型態改變與工作忙碌,大多日曬不足,因此缺乏維生素 D 的情況普遍發生在世界各地,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這項...

習近平驚傳有腦動脈瘤?秒懂腦動脈瘤、治療及健康危害

日期:2022 年 5 月 17 日 作者:黃慧玫

中國共產黨黨主席兼任國家主席的習近平,健康狀況備受外界關注,但長期處於保密狀態。據《每日郵報》報導,習近平曾在 2021...

新冠腸胃症狀如何緩解?藥師解析居家照護必備 3 用藥

日期:2022 年 5 月 16 日 作者:黃慧玫

新冠疫情升溫,為因應輕症及無症狀的居家照護,民眾應在家中準備 6 種常備用藥,除了解熱止痛藥、止鼻水藥、止咳化痰藥、電解...

整理包/身邊有人確診怎麼辦?一次告訴你在學校與公司的自主應變方式

日期:2022 年 5 月 16 日 作者:孫珞軒

由於本土疫情確診人數越來越多,目前已達到每日破萬的規模。隨著疫情的持續蔓延,許多人都可能遇到身邊有人確診的情況,當這種情...

身邊有朋友、家人確診該怎麼辦?該怎麼篩檢及自主應變

日期:2022 年 5 月 16 日 作者:王芊淩

確診人數飆破新高,不時就會聽聞身邊認識的人確診,可能是隔壁鄰居、還是某同事確診,面對到身邊出現確診者時,自主應變變得更加...

COVID-19/別再搶化痰藥 NAC!對新冠有效嗎?指揮中心:沒有足夠證據

日期:2022 年 5 月 16 日 作者:王芊淩

由於國內疫情升溫,不少民眾都會在家準備常備藥,而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在臉書指出:「對於不符合條件而拿不到抗...

COVID-19/打完三劑疫苗居隔從3+4改為0+7!新制明起就可上路

日期:2022 年 5 月 16 日 作者:王芊淩

因應社區廣泛流行,兼顧風險管控及維持公衛防疫量能,並參考國外防疫政策,今年自 5 月 17 日起調整確診個案同住家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