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發生「慢性疼痛」?不敢開刀又疼痛難耐怎麼辦?高頻熱凝療法有望解決

疫情期間不少民眾會盡量減少到醫院去,醫院也大多暫停或延緩非緊急性的醫療行為。當少了手術治療後,患者的病況無法改善,長久下來就演變成慢性疼痛的問題。眼看疫情反反覆覆,難道只能一直痛下去?對此困境,骨科醫師建議:「或許可以考慮『介入性疼痛治療』,有助緩解疼痛。雖然不能完全康復,但確實能大大提升生活品質。」

慢性疼痛最常見部位是肩、頸、腰椎 其次膝關節

疫情期間身體的不舒服,不少人選擇能忍則忍。除了覺得開刀還要進行 PCR 檢測很麻煩,更不想去人來人往的醫院裡增加任何風險。可是患者原本身上的疼痛卻不曾停歇,長期疼痛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也間接影響到人際關係與日常生活。

慢性疼痛最常見疼痛的部位是在肩、頸、腰椎,其次是膝關節等。多數成因複雜,有些是因為退化造成、有些可能與姿勢不良、甚至與過往的舊傷有關。

但疫情期間不論是醫院的疫情考量或是家屬不放心,常見的一般手術像是人工關節置換、脊椎手術大多暫緩。在不開刀的情況下,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患者的疼痛嗎?豐榮醫院院長、骨科主治醫師應思漢指出:「『介入性疼痛治療』或許是個解方,經過介入性疼痛治的療患者不僅能有效提高生活品質、也不用再長時間服用止痛藥。」

其實「疼痛治療」面向非常廣泛,過往有些會透過特殊的物理治療,或利用聲光、電波、電磁波等等都是疼痛治療。而所謂的「介入性疼痛治療」則更進一步,透過扎針的方式來讓患者疼痛感受降低。像藥物注射、針灸或是高頻熱凝療法等方式,都屬於「介入性疼痛治療」。其中「高頻熱凝療法」,對於骨刺、肩頸痠痛或是椎間盤突出這類疼痛有極佳的止痛效果。

應思漢分享臨床上遇過的案例,一名患者肩膀舊傷導致關節嚴重磨損。考量肩膀關節置換非常麻煩,後遺症又多,患者自己一直不想開刀。後來選擇高頻熱凝療法治療,使用通電的細針讓神經睡著,成功阻斷疼痛傳導、緩解症狀,減痛效果非常明顯。

高頻熱凝療法讓痛覺神經睡著了!

「高頻熱凝療法」主要是透過機器穩定控制高頻率的電流,能夠阻斷神經细胞傳遞疼痛訊號,在國內算是相當普遍的一種介入性疼痛治療方法。不少人擔心讓神經睡著後會不會同時影響到活動與力氣?應思漢解釋:「人的神經可分成運動神經和感覺神經,感覺神經傳遞冷、熱、痛覺及觸覺,運動神經負責管肌肉運作。特殊頻率的電流只會將感覺神經麻痺,不影響運動神經,當然可以正常活動。」

對於害怕開刀或是不適合一直吃藥的民眾,高頻熱凝療法是不錯的選擇。尤其在疫情之下不方開刀,藉由高頻熱凝療法這樣的介入性疼痛治療,就能恢復原本的生活品質,不必再忍受疼痛的問題。

只是唯獨要注意「高頻熱凝療法」並不是根治疾病的問題,而只是單純緩解疼痛。也就是只有治標,而沒有治本。有些膝關節或髖關節退化的患者接受高頻熱凝療法治療後就不痛了,誤以為自己已經完全康復,開始無所顧忌地使用關節。失去疼痛這道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正常的活動反而讓關節繼續磨損,等到神經半年到一年後醒過來,反而因為磨損更厲害而感覺更痛。

目前「高頻熱凝療法」可以申請健保給付,但審查流程繁瑣,也有不少民眾直接選擇自費接受治療。像是年紀大或身體狀況不適合手術的民眾,都有機會藉由介入性疼痛治療改善疼痛的問題,重拾健康正常的生活。

參考資料
豐榮醫院衛教資訊應思漢醫師粉絲團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骨科醫師傳授居家辦公防痠痛秘笈!絕對要避免的三大問題
做脊椎手術超害怕?骨科醫:脊椎內視鏡2大優點!背痛腰痛別再忍
走在骨科醫療技術尖端!豐榮醫院院長應思漢:讓患者自己選擇治療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