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8 成以上的成人經歷過下背痛,它也是造成 45 歲以下成人暫時失能的主因,下背痛造成的影響不單是健康層面還包括經濟層面。通常透過保守治療多能舒緩,不過若出現肢體無力、無法行走、大小便無法控制、無法緩解的疼痛等問題,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治療。
高達 80%以上的成年人有過下背痛經驗,特別是 20 至 40 歲的成年人更是常見,也是門診常會遇到的問題。根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的資料顯示,84% 的成人一生中都曾經有過下背痛的困擾;衛生福利部的統計也顯示,2019 年國人平均每人門診就醫次數前 20 大疾病,其他背部病變(椎間盤或背痛等背部疾患)排名第 10 名,佔了 1.97%。
下背痛成因複雜 多數保守治療可改善
根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急性下背痛的診斷與治療》所示,造成下背痛有 3 大類原因:
第一類是下背脊椎、骨骼相關的問題,稱為「(力學或應力)性下背痛」,85 至 90% 的下背痛患者,都屬於此類。這種肌肉骨骼性下背痛,常因肌肉、肌腱或韌帶拉傷、扭傷所引起,包括椎間盤突出、椎間盤原性疼痛、小面關節退化或發炎、脊椎狹窄、脊椎滑脫、脊柱骨折等。
第二類是下背可能有一些感染、發炎的狀況導致,稱為「非機械(力學或應力)性的下背痛」。可分為腫瘤(多發性骨髓瘤、脊椎內腫瘤等)、發炎性疾病(僵直性脊椎炎等),或是腰椎附近發生感染現象(骨髓炎、椎間盤炎、硬膜外膿瘍、肺外結核等)。
第三類原因則與下背脊椎無關,可能是其他的內臟疾病造成。
部立雙和醫院疼痛中心主任林嘉祥表示,下背痛成因多元,其中約有 2 至 3 成的下背痛起因於「薦髂關節功能障礙」,其最典型的症狀就是下背痛,合併久坐後腰痠、大腿或臀部痛等症狀。
薦髂關節位於骨盆,是連結軀幹與下肢的重要關節,手插腰時將大拇指往脊椎方向再靠近中線一點即是薦髂關節範圍。當出現薦髂關節功能障礙時,疼痛感會從腰部蔓延到臀部及大腿,出現類似坐骨神經痛的刺痛及麻木感,也因此常被誤診為坐骨神經痛或是椎間盤突出等下背痛疾病,主因薦骼關節問題較難從 X 光或肌電圖上觀察到,因為不好診斷,也因此經常被忽略。
「椎間盤突出」也是造成下背痛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有時只是彎腰、咳嗽或打噴嚏就能感受到腰痛,如果已經壓迫到神經,就可能引起下肢的神經症狀,出現像坐骨神經痛的症狀,除了下背疼痛,還可能一路由臀部往下延伸到大腿後外側、小腿後外側、腳跟,以及腳趾疼痛,也可能伴隨觸電或針刺感。
除了椎間盤突出會下背痛,還有一種椎間盤本身的疼痛,稱之為「椎間盤源性疼痛」。林嘉祥指出,椎間盤包含最內層的髓核以及外 2 / 3 的纖維環,它們其實不太有神經支配,這類疼痛通常發生在 30、40 歲的年輕族群。隨著時間日積月累的勞損導致退化沒彈性易於破裂,且因反覆受傷累積導致慢性發炎,最後異常敏感化的新增血管及神經形成於椎間盤的外圈纖維環,導致受力時容易敏感不適,而無法久坐久站等腰部疼痛問題。
林嘉祥表示,雖然統計指出 75% 的下背痛皆是肌肉問題(包含原發或續發)所致,但因肌肉問題難以透過 X 光找出確切病因,也因此不管是肌肉、神經或關節問題造成的下背痛,多數可透過休息、復健、吃藥等保守治療來緩解,不過仍有 85% 的病患在下背痛改善後,仍找不到特定的診斷。
跨足多科別 病史詢問搭配影像學或神經學檢查尋病因
通常下背痛的人會去看的科別包括復健科、骨科、神經內 / 外科、中醫科等,通常很難只看一次就找到病因。由於下背痛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疾病,因此在診斷上,除了透過醫師詳細的病史詢問和身體檢查,往往需要透過「影像學檢查」或「神經學檢查」診斷。
若是屬於肌肉肌腱韌帶拉傷扭傷所導致的下背痛,患者經過數週的休息,大多可以康復,就不需要進一步檢查了。但是如果疼痛經常性的反覆發作,則應盡快安排像是 X 光、磁振造影、電腦斷層等「影像學檢查」來診斷下背痛的原因,給予正確的治療。「神經學檢查」則能判斷病變的位置與性質,如神經傳導、肌電圖或是誘發電位等檢查。
林嘉祥表示,現在越來越多醫院有「疼痛專科」或「疼痛特別門診」的設立,門診常見病人包括看了其他專科門診但疼痛問題還是沒法解決的病人,或是病人想徵詢「第二專家」意見而前來求診。也因此疼痛門診集結復健科、神經內外科、骨科、麻醉科、過敏免疫風濕科、 放射科甚至是精神科醫師都參與其中。
除保守治療和開刀 介入性疼痛治療提供另一選擇
治療上,除了過去熟悉的熱敷、腰椎牽引、電療等臨床儀器治療(物理治療),現在也能透過「介入性疼痛治療」來緩解疼痛 。
介入性疼痛治療就是所謂的「神經阻斷術」,而形成神經阻斷的方式有 2 大類。第一類為使用化學性藥劑的阻斷,如麻醉藥和類固醇,來減緩發炎及抑制神經疼痛訊號傳遞,就能減輕疼痛。現在更有超音波導引神經阻斷,利用超音波影像導引,可以更安全,且無暴露到輻射的顧慮。
另一種則是使用物理性的阻斷如「射頻神經阻斷術 (包含脈衝低溫及高溫熱凝)」,利用高頻、高電壓的電磁波刺激神經。若是使用脈衝射頻模式,因為是間歇式電流,不像傳統的射頻熱凝療法會產生高溫,神經組織不會被破壞,也不會有無力的後遺症。在X光或是超音波導引下,插入一根只有最前端會導電的射頻電針到預定要治療的神經,再施以脈衝式射頻電流,通常僅需局部麻醉即可。
增生療法則是一種刺激身體肌腱、韌帶、關節軟骨軟組織再行修復的治療方式,將促進修復能力的物質注射到受傷組織,達到修復、治療疼痛、增強軟組織強度的目的。
「高濃度葡萄糖增生治療法」是將高濃度葡萄糖注射在關節內軟骨、肌腱、韌帶上,促使局部細胞發炎、增進血液循環,以利修復時間縮短且減少疼痛。葡萄糖經實驗證實可以吸引纖維母細胞,重啟自癒反應,促進韌帶與軟骨的修復;當它與細胞蛋白結合,可以治療身體疼痛神經、停止疼痛循環。
另一主流「PRP(自體血小板)增生治療法」則是藉由抽取患者自己的血液,透過離心機將抽取的血液分離,所產生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主患部的療法,具有讓組織再生、減緩發炎疼痛、減少軟骨細胞壞死的增生功能。
「醫病共享決策」時代來臨 積極提問討論找出適合方法
哪些狀況是適合介入性注射的治療時機點呢?林嘉祥指出下列 3 種狀況都可採行注射治療來緩解疼痛問題:
- 已經疼痛很長一段時間,但尚未達到需開刀程度。以及醫師建議開刀,但病患還在猶豫是否開刀或是開刀尚須後一段時日。
- 已經開過刀,但還是仍有疼痛問題。
- 醫師評估無法開刀者。
手術治療雖然是解決下背痛的一種方法,但林嘉祥表示,有些人在開刀後如果姿勢等生活習慣沒有跟著改變,還是有下背痛復發的問題,除非是痛到受不了或造成尿失禁、腿無法抬舉這 2 種狀況,建議還是優先採保守治療為宜。
林嘉祥也提醒,早年醫療威權的時代已經過去,「醫病共享決策」是目前的主流觀念,不管選擇哪種治療方式,病人都應積極與醫師共同討論,尋求適合的治療方式。
許多研究顯示,核心肌群的肌力不足及背部的豎脊肌群的肌耐力不足也會造成下背痛。林嘉祥最後也不忘提醒,下背痛患者除了應改變患者的動作模式,也應於平日訓練臀部肌群或是鍛鍊核心肌群,建議可找兼具有復健師專業背景的健身教練,透過一段時間的技巧和學習,將這些動作運用在平日,將能降低閃到腰的機會或是下背痛復發的頻率。
文/賴以玲 圖/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