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背痛找人推拿仍無法緩解,小心可能是癌症轉移!85歲的老先生去年因為下背痛、骨盆疼痛,痛到無法行走,只能躺在床上。後來在友人建議下,找推拿師傅期能緩解症狀,但症狀遲遲未改善,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已是晚期肺癌,而且已有多達20、30處的骨轉移,頸椎、胸椎、腰椎等都癌細胞。
台北慈濟醫院癌症中心主任何景良表示,很多人腰酸背痛都去推拿,直到未改善就醫時才發現,已經是癌症末期轉移到骨頭,醫師提醒,若復健一段時間或服用止痛藥一、兩週,症狀仍未改善,尤其是晚上比較痛,再加上走路或是移動特別疼痛,可能是骨轉移的疼痛,應儘快到大醫院檢查。
癌轉移會出現哪些症狀?
何景良強調,很多癌症都會發生骨轉移,最常見的有乳癌、肺癌、攝護腺癌及多發性骨髓瘤等。他解釋,人體的骨骼有蝕骨細胞和造骨細胞,蝕骨細胞會分解老化的骨頭,造骨細胞負責骨質的新生。一般來說,這兩種細胞是處在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讓骨骼可以正常代謝。
但是當癌細胞轉移到骨骼時,會增加蝕骨細胞的活性,造成骨頭結構的破壞、骨質流失,引發疼痛、病理性骨折、壓迫性骨折等。骨轉移的部位從頭到腳都可能發生,大多數是發生在人體的中軸骨,例如頭蓋骨、上臂骨、肋骨、脊椎、骨盆、大腿骨等。
骨轉移的症狀根據轉移的部位有不同的症狀,最常見的是疼痛,若是轉移到脊椎時會造成壓迫性骨折,神經被壓迫後會導致大小便失禁、手腳麻痛,甚至癱瘓等。如果轉移到上臂,會發生病理性骨折,也就是沒有撞擊到就發生自發性骨折。骨轉移的症狀對病人生活品質影響甚鉅。
打補骨針控制症狀 單株抗體效果好
何景良指出,骨轉移的治療要先控制原發性的腫瘤,譬如肺癌轉移到骨頭,要進行化療、免疫、標靶藥物等全身性的治療,控制肺部腫瘤,然後再視狀況評估骨轉移的治療方法。假使癌細胞轉移到脊椎,尚未壓迫脊柱時,可動手術置放支架固定,預防脊椎繼續塌陷,降低骨折、壓迫神經等風險。
另外,還可以打補骨針來緩解骨轉移的症狀。何景良以上述案例為例,患者在接受標靶藥物等治療及打補骨針,一年多後,癌細胞獲得控制,生活品質改善許多。目前補骨針有單株抗體、雙磷酸鹽類兩種藥物:
單株抗體
由於蝕骨細胞會分泌一種刺激物(RANK的Ligand),增加蝕骨細胞的活性,加速對骨頭的破壞,單株抗體可以抑制RANK訊息傳遞,避免蝕骨細胞過度活化,是局部控制骨轉移最好的藥物,每個月打一針,皮下注射即可。
雙磷酸鹽類藥物
主要是抑制蝕骨細胞的產生,保護骨骼,是以靜脈注射,過去要打4個小時的點滴,現在的藥物15分鐘就可滴注完成。
避免下顎骨壞死副作用 補骨針前先檢查牙齒
何景良說,補骨針最大的副作用是造成下顎骨壞死,因此治療前要先接受牙齒檢查,如果牙齦有問題要先處理,否則打補骨針後會加速惡化。打補骨針期間不能植牙、避免拔牙,政府也有補助每三個月會做一次氟化物治療來保護牙齒。還有,補骨針會造成骨質疏鬆,必須多補充鈣質、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定期追蹤等。
目前乳癌、肺癌、攝護腺癌及多發性骨髓瘤發生骨轉移,補骨針的治療有健保給付,其他的癌症,像是大腸直腸癌、胃癌等出現骨轉移,沒有健保給付,必須自費。
文/癌症希望基金會、編輯/邱玉珍、圖/巫俊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