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不只是因為壓力大!專家提醒:這些疾病也會導致睡眠障礙

什麼是「睡眠障礙」?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對「睡眠障礙」的定義為:連續睡眠障礙時間長達 1 個月以上;睡眠障礙的程度足以造成主觀的疲累、焦慮或客觀的工作效率下降、角色功能損害。依時間長短分為短暫性失眠、短期性失眠和慢性失眠。

事實上,「睡眠障礙」是一個廣泛的名詞,任何人睡眠遇到困擾或不滿意都可以稱為睡眠障礙,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就表示,睡眠障礙難以定義,若要說的話,可以將其分為生理、心理和習慣問題。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則指出,目前在國際睡眠疾病分類中,列出了 80 幾種睡眠相關疾病,若依醫學上的診斷標準來看,大概可以分成 5 到 6 個大類。

可以說,睡眠障礙是一個慢性或長期的睡眠困擾,包括:睡不好、多夢、睡太短或太長等等,和生活型態、身體健康有關,但不見得都達到疾病的標準。下面我們排除失眠問題,就幾大類常見造成「睡眠障礙」的疾病分別討論。

睡眠呼吸中止症

「打鼾、肥胖、睡不飽,這 3 個特徵是呼吸中止最需要注意的。」李信謙說,只要 3 個裡頭佔 2 個,恐怕已成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風險一族。

4 個不同機轉 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

他進一步指出,近幾年來由於病症增多,關於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的原因,從原本被認為只是鼻塞造成,現在則發現有可能有 4 個不同的機轉。

其中,兩種與造成「阻塞型呼吸中止」的「結構問題」相關:一是呼吸道比較窄,隨著年紀增長贅肉越來越多,也就容易塞住;二個是呼吸道比較弱,維持度比較不好,容易造成塌陷。

另外是與「呼吸控制」有關造成的「中樞型呼吸中止」:一是腦部狀況不穩定,睡得太淺易被干擾,常驚嚇醒過來,倒吸一口氣造成呼吸中止;另一個是覺醒閾值過低,可能因為腦傷或其他神經問題,導致身體暴露在缺氧狀態,直到氧氣濃度極度缺乏時,才再度開始呼吸。

不只過胖 睡眠呼吸中止危險因子

哪些人容易會有這些情形呢?一般來說,男性、停經後的女性、歲數大、習慣性打鼾、脖子粗短、肥胖、下巴短小或後縮、懸壅垂長、扁桃腺肥大的人、三高患者,都是睡眠呼吸中止的高危險族群。

李信謙表示,以前大家覺得過胖的西方人才有呼吸中止,但現在發現,東方人的臉型前後比較扁,許多瓜子臉、下巴小的人睡覺都容易打呼,這是因為下巴小或後縮,導致睡覺時舌頭後倒塞住,而隨著老化肌肉鬆垮後會更嚴重。

過敏問題也不可小覷,林嘉謨指出,台灣人過敏嚴重,鼻過敏問題會導致張嘴呼吸,久了會影響到咬合,導致下巴變小、臉變長,若是為了咬合美觀去做拔牙矯正,拔越多牙下巴就越縮,也會讓呼吸中止越嚴重。

另外,肥胖也是造成呼吸中止相當關鍵的因素。因為肥胖除了讓口咽部脂肪組織增加導致上呼道結構變窄、咽喉容易塌陷之外,內臟脂肪量堆積也會導致肺功能和換氣量下降,加劇睡眠呼吸中止症。而呼吸中止問題也會影響到瘦體素、肥胖素分泌,讓食慾增加、體重增加,久而久之演變成惡性循環。

至於三高患者,和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關聯也是雙向性的。林嘉謨說,由於這些患者通常 BMI 比較高,容易造成睡眠呼吸中止,而呼吸中止反過來也會有惡化三高的可能性,因為缺氧後心臟受傷放電造成心律不整、心房顫動,容易中風還有不明原因心臟衰竭,嚴重會導致主動脈剝離,造成死亡。

幫助好眠 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方式

「很不幸地,睡眠呼吸中止症大部分都是多因子造成,極少數只有單一個原因。」李信謙指出,民眾可以藉由睡眠檢查找出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的原因,再根據其輕、中、重度,根據臨床不同經驗有不同治療方式。

輕、中度時可能可以藉由修正生活習慣(減重、側睡)、牙齒矯正器來改善,重度就建議用陽壓呼吸治療,若效果不好再看口腔是否有辦法改變結構。

李信謙

減肥

李信謙表示,由於肥胖是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大的原因之一,因此若要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減肥是絕對必要的,許多人只要藉由改善生活習慣、甚至藥物及手術減重,打鼾及睡眠呼吸中止都能有效改善。

陽壓呼吸器

另外,睡覺戴「陽壓呼吸器」,是目前為止確實有效但也比較不舒服,且需要適應的的治療方式,藉由呼吸器提供的壓力,讓呼吸道被氣體撐著不會塌陷,維持順暢的呼吸。

手術

手術也是其中一個解決的方法,包括:懸壅腄整形手術、扁桃腺摘除手術、鼻中膈鼻道成形術及舌根減積手術等,切除造成堵塞的因素。但人會繼續老、也可能繼續胖,因此這些組織有可能再塞回來,導致手術雖有效卻也容易復發。另外面對結構導致的睡眠呼吸中止,也可以採取「改骨架」的方式,像是做正顎手術,把下巴骨頭拉開,增加呼吸道的空間,效果相當良好。

至於呼吸和腦之間關係的「中樞型呼吸中止」,李信謙表示,現在大家還在研究,除了呼吸器、開刀之外,是否有更好的方式,有些人會用藥物、神經刺激療法,國外也有在研發呼吸中止治療藥物,降低腦部不必要的覺醒。

睡眠呼吸中止不容忽視,當發現自己有疑似症狀,醫師建議大家一定要前往睡眠專科、耳鼻喉科求診,找出造成的原因,再和醫師討論出最好的解決方式。

嗜睡症、猝睡症

上課上到一半突然睡著、打開書本才唸不到半夜就夢周公,還叫都叫不醒?不要以為是孩子偷懶急著開罵,有可能是「嗜睡症」惹的禍。

嗜睡症 遺傳性的罕見疾病

嗜睡症(hypersomnia)是一種無法預防的疾病,好發於 15 至 30 歲的青少年及成人,病因不明,推測可能與遺傳有關。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的定義,若每日睡眠時間超過 7 小時,甚至超過 9 小時卻仍有倦意,或者在 1 天內反覆進入睡眠狀態;以上狀況若每週發生超過 3 次且持續至少 3 個月以上,即屬於嗜睡症。

李信謙說明,嗜睡症患者沒辦法維持一直清醒,容易在任何沒辦法預測的情況下進入睡眠,在排除呼吸中止問題後白天還是容易嗜睡,又分成好幾型,比較多的是原發性嗜睡,嗜睡的情況會持續數月、數年,也有可能會改善。

猝睡症 用藥可控制但無法治癒

猝睡症(Narcolepsy)則是一種特殊的嗜睡症,除了同樣白天嗜睡,還可能會出現猝倒、入睡前後幻覺以及睡眠癱瘓的症狀。李信謙表示,這種病症和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異常有關,是先天遺傳性,也可能是自體免疫的疾病,罹病比例不高,台灣約 20 幾萬分中有 1 個,約有 1 千人左右。

雖說嗜睡症和猝睡症不會引起其他生理疾病,但卻有難以預測的風險,若是騎車或開車到一半、工作操作危險器具時突然睡著、或突然摔倒受傷,難保不會造成生命安全的威脅。

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為嗜睡症?首先要先排除其他造成睡眠異常的疾病,可先做「嗜睡症自我檢測量表(ESS)」,若有嗜睡可能再進一步諮詢醫師,醫師會幫忙安排睡眠檢查,李信謙說,嗜睡症的睡眠檢測白天、夜晚都要做,藉由監測可清楚診斷出是否為嗜睡或猝睡症。

在治療上,目前猝睡症已有藥物,屬於需事前審查申請的健保藥物,但只能長期用藥控制,無法完全治癒。李信謙表示,依健保資料庫來看,目前申請猝睡症藥物的有 300、400 位左右,之所以和預估的人數不相符,很有可能是在青少年發病時期,被誤以為懶惰而忽略了病症。

因此,他提醒爸媽們,當小孩出現類似的症狀,盡快前往診斷,以免對學業及未來的工作、生活、社交產生影響。

異睡症

「事實上,異睡症通常是症狀嚇人,但疾病本身不嚇人。」李信謙說,這些症狀通常嚇到的是旁邊的人,大部分異睡症真的需要醫療介入的並不多。

發作後完全或部分記憶喪失

根據美國睡眠學會的國際睡眠障礙分類第三版(ICSD-3),將非快速動眼期的「異睡症」分為:混亂醒覺(Confusional arousals)、夢遊(Sleepwalking)、夜驚(Sleep terrors)、睡食症(Sleep-related eating disorder)。

其中,混亂醒覺,是指患者出現混雜睡眠和清醒混合的型態,像是出現睡夢中坐起並環顧四周的舉動。事實上,患者正處於意識混亂的情形,且不會有該事件的記憶。不少患者會隨著時間演變,漸漸地變成夢遊行為。

至於夢遊,表現出來的症狀較多元,從單純的在床上坐起到下床四處活動,甚至可能走出家門、開車等,事後患者關於發作過程完全或部分記憶喪失。

另外,夜驚是指在睡眠中突然驚醒,表現症狀是尖叫或哭喊,感覺極度恐慌或驚懼;睡食症則是在睡眠期間出現無意識且無法控制的進食,可能吃下平時不吃或不能吃的東西,但患者本身沒有該事件的記憶,還會抱怨體重無故增加,或家中食物經常消失,好發於年輕女性。

多數在兒童期發病

李信謙指出,異睡症的患者比例不多,大多出現在兒童時期,引起的原因五花八門,以佔比最大的夢遊來說,主要出現的年紀約在 4 到 6 歲進小學前,有也些人會在青少年時期再出現一次,然後一輩子都不會再發作。

因此,有理論認為異睡症的發生的大腦的發育程度有關,也有說法認為是是某些藥物誘發導致。他提醒民眾,若成年還有這些異睡症的症狀,就要注意是否身體有什麼狀況發生、腦部病變甚至跟精神心理狀況有關。

不過雖說異睡症不需太過擔心,也不需要藥物的治療,但仍建議先就診找出是否有其他生理上的疾病。李信謙表示,因為腦部放電引起的癲癇,或是呼吸中止引起缺氧嚴重,都有造成睡眠中突然起床亂動的可能,可以藉由睡眠檢查,排除掉癲癇、呼吸中止的可能性。

「針對易睡症,睡眠檢查找的不是原因,而是排除疾病。」李信謙指出,若檢查的結果確定是單純的異睡症,就以衛教為主,提醒病患們注意環境安全,移除危險物品、緊閉門窗,以免在異睡症發作時對患者造成危險。

精神疾病

「睡眠障礙本來就是精神科病人入口比例最高的症狀。」本身也是經神科專科醫師的李信謙這麼說道。

眾多情緒問題 易造成睡眠障礙

包括焦慮症憂鬱症、燥鬱症、精神分裂等,都是造成失眠的主因。其中,「憂鬱症」典型症狀其中的一項就是睡眠障礙,而重度憂鬱症與一般憂鬱症的差別主要在於嚴重程度和影響範圍。

患者會表現出強烈的情緒低落、無助感和絕望感,不僅影響個人的日常功能,重度憂鬱還症常會伴隨著更多的身體症狀,如睡眠問題、食慾改變、體重變化以及疼痛或不適感,還有高自殺風險,部分患者會產生睡眠節奏混亂,因此需要服用藥物協助入睡。

另外,和一般大常常聽到的腦神經衰弱不同,「廣泛性焦慮症」的主要問題是在於腦神經易緊難鬆,造成入睡困難、睡不好,長期下來就容易疲倦、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

比較特殊的是「譫妄症」,譫妄症是一種突發性的大腦認知障礙,好發於 65 歲以上的高齡住院病患,一些藥物、酒精重度使用者,或有腦傷、腦疾病如失智症患者更易發生。

通常會在短時幾內出現急性意識混亂狀態,並伴隨諸多精神異常的現象,甚至出現幻覺及妄想等,情緒極度不穩定,也會有日夜顛倒,在晚上不睡覺、白天卻呈現昏睡狀態的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未改善 反而出現情緒問題

針對精神問題出現的睡眠障礙,李信謙表示,若沒有合併其他生理問題,就可交由精神科醫師來做治療,藉由藥物或輔助治療來協助病患。他進一步指出,事實上,這幾年臨床對安眠藥的開立,一般科別開的總量比精神科來得多,也就說明睡眠障礙患者其實有著許多共病,不僅僅是精神科,同時分佈在各科別。

不過要注意的是,睡眠不足狀況在持續一段時間後,也可能開始出現焦慮、憂鬱等情緒問題,嚴重的睡眠障礙病人甚至會產生幻覺。林嘉謨說,多巴胺的分泌會影響到情緒與睡眠,因此有時會針對多巴胺退化的民眾補充低劑量多巴胺刺激劑來治療,不只可改善情緒問題,一些不寧腿等異睡症也能獲得改善。

日夜節律睡眠障礙

「日夜節律睡眠障礙」是一種相位差的睡眠,在年輕人、老人身上都有可能發生,年輕人的症狀在於「延遲型睡眠」,很晚才能入眠、早上起不來;老人家則是「提前型睡眠」,太早想睡,凌晨就醒來,下午時間還出現有嗜睡的情形。當這樣的睡眠行為已對身體、情緒造成影響,包括可能起床後精神無法維持、上班天生活品質不好,就必須要進行合理的調整。

失眠認知行為治療 比安眠藥效果更佳

李信謙表示,處理日夜節律的問題,有三個很重要的點需注意:「行為」,也就是怎麼規範睡覺前做什麼事?甚至吃飯的時間等等,一些生活作息都需要慢慢挪回來、「起始點」,如何維持規律的上床與起床時間、「維持精神」,也就是讓起床後能夠長時間維持好精神。

調整究竟該曾何下手?林嘉謨也指出,針對有日夜節律睡眠障礙的民眾,若是做了睡眠檢查沒有任何生理問題,就可以從「失眠認知行為治療」著手,目前有些睡眠中心會有「睡眠臨床心理師」,針對這部分給予民眾協助,將非藥物的行為調整治療當做失眠的第一線治療,依研究長期看來,比安眠藥的效果更好。

治療性光源 可調整不同的睡眠相位

而這些行為的調整,最常使用的方式,就是照「治療性光源」。李信謙表示,治療性光源使用的白光、綠光,能讓褪黑激素減少分泌,讓大腦清醒,因此睡眠相位延遲的人要在白天的時候照光,睡眠相位提前的老人家則要在傍晚的時候照光。

不過李信謙也提醒民眾,這種治療性光源的光,是有特定程度波長、照度、時間,才足夠引起大腦反應,一般陽光要有這種照光效果的,得要台灣夏天正中午陽光的強度。而至於照光的時間,得視光的強度照半個鐘頭到 1 個鐘頭左右,並持續照光 4 到 6 週不間斷,才能夠將睡眠週期調回來。

事實上,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將日夜節律調回來,僅有少部分人較難調整,李信謙表示,有時會給這些病患搭配一些短期藥物或褪黑激素,但他強調,在借助這些外力的幫忙外,自己的控制也很重要,當遇到日夜節律調節或失眠的困擾時,記得求助專業醫師,不要盲目自己服藥。

諮詢專家: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 林嘉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任 李信謙

文/黃蓉、編輯/黃慧玫、圖 / 楊紹楚

延伸閱讀:
失眠問題不再是中老年專屬!精神科醫師:年輕型失眠多數跟「壓力」有關
睡不好該掛哪科?睡不好就是失眠?專家:慢性失眠未就醫恐罹患憂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