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麻不是血路不通 背後竟隱藏7大疾病 最常見的是糖尿病

常有病人會問:「醫師,我腳會麻,是不是血路不通?」但事實上,現代西方醫學上並沒有「血路不通」這個名詞。造成腳麻的原因很複雜,病人經常到處尋尋覓覓,在內科、神經科、復健科、骨科、國術館、中醫……之間流浪。台中行健骨科診所院長朱家宏表示,希望這些因腳麻找尋醫師的病人,能先具備正確的觀念,「血路不通」不是個病名。

朱家宏分析,之所以會讓腳產生麻痺感,約可歸因為兩大問題:血管障礙或神經障礙。

「血管障礙」引起的腳麻

糖尿病在足踝專科的領域裡,因為血管問題造成腳麻症狀,最常見的就是糖尿病患者。因為糖尿病患者極容易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況下,就像是在沙漠中缺乏雨水一般,引發微血管病變,而有麻的感覺。

朱家宏指出,糖尿病會促進血管的老化進而引起動脈硬化,脂肪混合著平滑細胞及鈣堆積在血管內壁,造成心血管疾病與周邊血管症狀如間歇跛行、足部潰瘍等疾病。為延後病況惡化,需積極控制血糖、治療高血脂、戒菸、飲食控制、多做足部運動來防止腳受傷。

動脈硬化:雖然在臨床上,病人會因為三高問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引發動脈硬化阻塞到腳的機率很小,但「腳中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也有病例是因為創傷引發「急性動脈血管阻塞」,這時就必須在黃金八小時內設法將動脈血管疏通,一旦錯過,將使足部組織壞死,面臨截肢的痛苦。(參考:大家都知道腦中風,你有沒有聽過腳中風?

靜脈栓塞:最常見的是深部靜脈阻塞,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經濟艙症候群」,腿部因為長時間坐著無法伸曲,容易造成深度靜脈血栓,症狀輕者發生下肢水腫,重者則因為這些血栓塊會順著血流跑到肺部,阻塞肺部血管造成肺栓塞,引起呼吸困難,甚至中風或死亡。不過這類症狀的知覺較不一樣,比較屬於「腳脹」的感受,而不是「腳麻」。(參考:坐飛機長途旅行 做到這5點避免「經濟艙症候群」

「神經障礙」引起的腳麻

朱家宏提到,除了血管障礙引起腳麻的問題外,事實上,神經系統掌管人體的知覺,當然與此症狀有更緊密的相關性,從神經系統的角度來看,區分為兩種: 

中樞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由腦及脊髓組成,所以引發腳麻情況的病徵,最常見的包括「椎間盤突出」和「椎管狹窄症」兩種,「一旦確認病人腳麻的起因是由中樞神經障礙引起時,會將其轉介至脊椎外科,讓專業醫師對症治療,」朱家宏表示。

周邊神經系統

這類神經障礙所呈現的狀況又大不相同,可分為2種:

1.糖尿病足周邊神經病變:這種狀況是比較沒有辦法治癒的,屬於整體性的內科疾病,只能靠自己控制血糖、定期回診檢查。

2.跗管症候群(Tarsal Tunnel Syndrome)這是屬於足踝專科的領域,許多人都對它認識不深,很容易被誤診為足底筋膜炎或蹠痛。跗管症候群的原理,在於脛神經通過踝關節內側下方到腳的時候,有一個管狀通道常因為外傷腫脹、腫瘤壓迫或天生體質較窄小,而造成神經傳導受阻。這時候患者就會感到足部麻痛。關鍵是麻痛的位置,只會發生在腳底及腳盤內側等遠端神經分佈的地方,部位非常明確,不會有大腿、小腿都麻的情況產生。

「此外,只要輕輕敲擊內側踝關節下方、脛神經通過的地方,病患若有一種類似電流通過的感覺,產生麻痛、灼熱感,就可能是『跗管症候群』」,朱家宏說。整體而言,許多附管症候群的問題屬於原發性,找不到成因。跗管症候群是可以利用手術來對神經減壓治療的,主要關鍵在於能否正確診斷出問題,如果只是短期腫脹,有時不開刀亦可獲得良好改善。

-本文節錄自《自己的腳痛自己救》,時報出版

延伸閱讀:

勇士隊杜蘭特阿基里斯腱斷裂 醫師教你一招判定病情

膝蓋傷可不是NBA球員才有 走路時「啪」一聲小心半月板已受傷

手麻懷疑是腕隧道症候群?在家一招即可自我檢測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