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傷可不是NBA球員才有 走路時「啪」一聲小心半月板已受傷

近日,NBA勇士隊球星Klay Thompson在總冠軍賽第6戰受傷退場,確診為左膝十字韌帶撕裂,下個季的例行賽恐怕都很難回歸;過去「飆風玫瑰」Derrick Rose也是因為這樣的傷勢所困。但其實,膝蓋受傷並不只是球員的專利,這個脆弱的部位,很有可能只是好好走個路、蹲下去綁個鞋帶,就因為姿勢不正確而受傷。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吳家麟舉例,近日他的門診來了一位50歲左右的女性,走樓梯時膝蓋忽然「啪」一聲,原本以為只是年紀大了,膝蓋退化,但是經過治療後,仍然痛到時常無法行走,吳家麟為她照了X光,才發現她是「內側半月板後角破裂」。

吳家麟指出,許多民眾對於「內側半月板後角破裂」相當陌生,但它卻無聲無息地藏在關節炎的巨大陰影下,他進一步解釋,半月板是由纖維軟骨組成,分為外側、內側半月板,主要作為緩衝的介面,吸收運動帶來的震盪,保護膝蓋。

多數病患無創傷史 膝關節後側有「啪」一聲就受傷

吳家麟表示,半月板後角破裂通常與半月板退化有關,以中年女性常見,發生率約佔內側半月板破裂20-30%,有些年輕病患因前或後十字韌帶斷裂或撕裂性骨折等外傷造成。多數病患先前沒有明顯的創傷病史,或只是輕微的創傷性運動,例如蹲下、上下樓梯、上下公車,膝關節過度彎曲,突然聽到膝關節後側有「啪」一聲,關節馬上腫起來,短時間內無法行走,之後膝關節就持續腫痛 。

內側半月板後角一旦破裂,半月板不再附著於軟骨並產生位移,無法發揮緩衝功能膝蓋缺少緩衝,上下樓梯、曲膝蹲下等動作不斷衝擊,導致膝蓋越來越痛,如果沒有充分治療,會直接增加軟骨的壓力,可能導致早期退化性關節炎,最終可能會需要換置人工關節。

「半月板後角破裂的臨床症狀及初步X光檢查和退化性關節炎很類似,病患常被當成退化性關節炎治療,服藥、打針只能緩解症狀,不僅無法痊癒,也會造成惡化,」吳家麟建議,如果關節持續積水不消、關節線壓痛、疼痛跛行、夜痛、不走也痛、行走有卡住症狀或異音出現,最好及早就醫,核磁共振造影(MRI)是診斷的首選方式。

膝蓋痛=換人工關節嗎?醫生介紹還有很多治療方式

「門診常有膝蓋痛的病患一聽到手術就以為要換人工關節,進而影響治療意願,」吳家麟澄清,事實上,近年來臨床技術已朝向「保膝」的方向發展。

以內側半月板破裂為例,初期可採取保守治療,如休息、避免蹲跪、上下樓梯、止痛藥或膝關節護具,不過,吳家麟坦承,保守治療效果有限。若是效果不彰,現在也有多種手術方式,可以做到「保膝不換膝」,不過還需要綜合考量膝蓋內彎變形的情況、病人的年齡問題,才能給出最理想的治療方案。

手術方面,包括部份半月板切除術、經脛骨骨隧道縫合手術、高位脛骨截骨手術及單關節置換術等四種手術都能作到「保膝不換膝」,若無法接受保膝手術,再考慮全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部份半月板切除術」就是取下部分受損的半月板,並穩定膝蓋結構,避免進一步惡化。

「經脛骨骨隧道縫合手術」屬於微創手術,主要能恢復脛骨股骨接觸壓力和接觸面積,也由於隧道鑽孔提供從骨髓來的生長因子和幹細胞,增強半月板癒合,臨床效果良好。不過,吳家麟也發現,軟骨損傷程度、內翻變形角度、半月板內側移位程度、病患年紀大、身體質量指數較高都會影響手術效果,必須慎選病患進行縫合手術。

吳家麟建議,如果病患小於70歲、活動量大或合併O型腿,較適合接受「高位脛骨截骨手術」,透過在小腿脛骨截出一段缺口,再把骨頭撐開,加上固定骨板,藉由力線的矯正,讓內側關節壓力減低,使關節軟骨得以增生,相較傳統全膝置換手術,安全性較高、關節靈活度提升,術後恢復期約2個月,痊癒後進行中高強度運動也沒有問題。若不適合高位截骨術的患者,則建議行單關節置換或全膝關節置換。

延伸閱讀:

一定要換人工關節嗎?醫生告訴你還有這些選擇

勇士隊杜蘭特阿基里斯腱斷裂 醫師教你一招判定病情

膝蓋痛可能不只是一般痠痛!骼脛束症候群應該要這樣動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