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34歲的陳小姐發現自己常有噁心嘔吐的症狀,而且腰圍逐漸加粗。期待著二胎的她歡天喜地的準備迎接新生命,不料就醫檢查後卻發現卵巢有10公分大的腫瘤,接受手術切除腫瘤後,病理報告發現竟是肺腺癌轉移,一步發現腫瘤轉移腦部多如滿天星……。
陳小姐回憶:「當時學鋼琴的入門曲是小星星,但沒想到人生竟這樣迎來小星星變奏曲。」醫師告訴她,肺癌的存活很難超過 5 年,而當時她的大兒子也才 3 歲,想到孩子可能在上小學前就沒有了媽媽,陳小姐在診間哭了 2 個小時。
當時,陳小姐的基因檢測發現有罕見的ALK基因突變,因為國內還沒有適合的標靶藥物,只能藉由化療與癌症拼搏。但是,傳統且效果不佳的化療,5年存活率只有6.1%。她都已經做好準備,自己不久後就無法陪伴小孩成長。
肺癌ALK基因突變者新藥存活率翻十倍
「感謝主,那時候讓我遇到了新藥的臨床試驗。」信奉基督教的陳小姐表示,當時主治醫師推薦她加入新一代ALK陽性抑制劑的臨床試驗,作為配合度極高的病人,陳小姐重新燃起一線希望,加入試驗。
事後證明,加入試驗是最明智的選擇。在今(2020)年6月的美國癌症年會傳來令肺癌患者振奮的好消息,長期追蹤結果顯示,新一代ALK陽性抑制劑用於第一線治療,五年存活率可達62.5%,整整是化療的 10 倍不止。
陳小姐從用藥至今,已過了五個年頭,抗癌 8 年來,她的病情穩定,甚至還在空閒時學習了手沖咖啡,更陪伴小孩從小學低年級,迎向畢業典禮的重要里程碑。
醫界呼籲:「肺癌基因篩檢」才能提升治療效率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表示,ALK突變者常是年輕人,這些人最常在 40 歲發病,對於家庭的打擊難以估算。「這正是ALK突變藥物的重要之處,現在只要把這些病人找出來投藥,治療成效就能大逆轉,從最差變成最好。」
賴俊良指出,肺癌治療已經邁入精準醫學的年代,基因檢測有助於標靶藥物的選擇,患者的存活期從過去化療年代僅能以月單位來計算,進步到標靶治療的年單位。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
延伸閱讀:
肺癌難活過一年!醫苦笑:病友會都辦不了…健保新藥讓存活率翻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