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是現代人常有的疾病,有些人可能只是工作壓力大的時候,每個月只發作 1、2 次的短暫頭痛,但有些人卻是一個星期發作 3、4 天,甚至天天都有偏頭痛的問題;根據健保統計,台灣有 17 萬人確診偏頭痛,但頭痛學會估計,如果算上自己忍痛、吃藥止痛,但沒有就醫的人口,台灣應該有 150 萬人受到偏頭痛的困擾。
而偏頭痛並不是單純的疼痛而已,而是神經傳導的活化,很可能對大腦神經造成永久性損傷,甚至造成神經的退化、引起失智。頭痛學會理事長林高章就說,「頭痛對大腦是有傷害的。」所以一旦有頭痛的問題,吃止痛藥只是「治標」,處理自己的頭痛原因才是「治本」。
頭痛頻率分類
- 偶發性偏頭痛:每個月發作不超過4次。
- 陣發性偏頭痛:每個月發作超過4次,或天數超過8天。
- 陣發性偏頭痛/慢性偏頭痛:每週需要吃止痛藥的次數大於3次以上,或每個月天數超過10~15天。
偶發性偏頭痛還可以用止痛藥來控制,但如果發現自己藥物開始吃得越來越多,表示疼痛的忍受度下降,反而會讓頭越來越痛。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病房主任楊富吉說,「每週吃止痛藥的天數超過3天以上,或一個月使用藥物超過10~15天以上,就表示藥物使用量過多,可能會引發『藥物過量使用頭痛』。因為過度使用止痛藥會讓中樞神經變得更敏感,讓中樞抑制疼痛的能力下降,反而更容易頭痛,而且容易造成藥物成癮的問題。」
偏頭痛不單純是壓力造成,其實是大腦神經的失調!
頭痛學會表示,目前偏頭痛已經從一種無法說明的「症狀」,變成一種可以治療的「疾病」,過去可能覺得偏頭痛只有頭痛、暈眩等不舒服的症狀,但其實是神經在受損的一個徵兆。
因為研究發現,腦內胜肽蛋白-CGRP(Calcitonin-Gene Related Peptide)造成三叉神經核活化,刺激大腦皮質興奮,就會產生偏頭痛;所以只要抑制CGRP,其實治療偏頭痛的效果非常好。
偏頭痛常見症狀
- 中重度的頭痛
- 單側發作
- 博動性、抽動性的疼痛,像是血管一跳一跳的感覺
- 日常活動會加劇頭痛
上述4種症狀符合2種以上
- 噁心或嘔吐
- 畏光且怕吵
上述2種症狀符合1種以上
林高章說,除了這些症狀之外,如果頭痛痛到要休息,或是痛到會畏光、痛到會噁心,有9成1以上的機率就是偏頭痛引起。
而台灣在 2019 年,已經引入能抑制 CGRP 的單株抗體,對於陣發性偏頭痛與慢性偏頭痛的預防都顯示「有效」;而治療組每個月頭痛的天數,比對照組少了 2 天左右,頭痛緩解率高達 50~70%,甚至有 10% 的人在治療期間完全不痛。
「當偏頭痛患者對於 2 種以上的預防性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時,便可以考慮使用 CGRP 單株抗體藥物來治療患者。」林高章說。
- 陣發性偏頭痛:可以用 CGRP 單株抗體藥物來取代原本的口服藥物。
- 慢性偏頭痛:則建議維持原本的口服藥物並加上 CGRP 單株抗體藥物。
找到治療偏頭痛的醫師,才能解決偏頭痛問題!
頭痛學會表示,偏頭痛算是一種「慢性疾病」,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能找到會治療頭痛的醫師才能真的解決問題。「固然藥物可以減少發作頻率、強度、次數,但是如要避免惡化,好的作息,例如適度運動、充足水分和好的睡眠,避免誘因更是不可或缺。」
頭痛學會也公布台灣的「頭痛看診地圖」,讓有頭痛困擾的人在全台各地都能找到合適的醫院去就醫,這些醫院通常都有「頭痛門診」,專門針對頭痛問題進行治療,有需要的人可以從這些醫院的門診開始看診。
文/盧映慈 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