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喝湯!去橋下那間吃好嗎?」美美問著她的午餐搭檔,他們正要從公司搭電梯下樓,在決定中午覓食的方向。「好啊!不過妳真的很愛喝湯耶!每次都要搭配湯,不然就是點湯麵。」身為每天一起用餐的琳琳已經觀察出美美的飲食習慣了。「對啊!我喜歡吃湯湯水水的,如果在正餐中沒有喝到湯我會覺得沒有吃完的感覺。」她們就一起說說笑笑的往決定好的店家走去。
喝湯的益處
「湯」是人們所吃的各種食物中最富有營養、最容易消化的食物,在華人文化的觀念中,「湯」不只是正餐裡的一道菜,是帶有養生及養顏美容的功效,像是體弱多病者、坐月子的產婦更是少不了湯。
美國營養學家在一項6萬人的營養普查中發現,營養良好的人都是經常會喝湯的人,因為湯可以在小腸中均勻分散 ,於是湯裡的營養物質就容易被消化、吸收,所以因著好吸收的緣故,湯品其實很容易帶來肥胖。
喝湯的時刻、種類就顯得相當重要,但有件事大家常常在爭辯,「飯前喝湯,還是飯後喝湯好?」,在飯前喝湯,可以暖胃、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減少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也可以避免太飢餓而大量用餐,結果造成腸胃不適,最後一點就是飯前喝湯可增加飽足感,讓人可少吃點飯,對於要減肥的人,就會建議用餐的順序為湯>菜>肉、主食。
根據《ETtoday健康雲》的報導,營養師也表示對於一般人來說,飯前喝湯、飯後喝湯,或是邊吃邊喝,對健康的影響都不大,最大的影響是來自喝什麽樣的湯、喝多少而有差別。除非像是有特殊族群來說,喝湯是需要講究的,例如腸胃功能較弱者、食慾差者,建議可在飯前喝一小碗,可幫助增加食慾。
你也犯了這些喝湯的錯誤嗎?
大部分的人都以為喝湯是一件簡單的事,不過就是多補充身體所需的液體而已,但在不同的族群上,喝湯可是有講究,像是高血壓患者喝湯要注意鹽份 ; 痛風患者不能多喝肉湯、魚湯、海鮮湯等湯類,因為其中的普林含量較高,容易讓痛風發作 ; 胃腸不好、食慾差的人,通常脂肪消化能力也比較弱,若要喝肉湯的話一定要先去除湯裡的浮油 ; 按照均衡飲食的概念,喝湯的時候要注重少油、少鹽。
但以下是大家在喝湯上常出現的錯誤習慣, 別再以為喝湯只是增加一餐的飽足感而已,正確的喝湯才能吸收湯裡所含的營養:
- 營養精華都在湯裡,喝湯就好
很多人認為經過熬煮後,肉的營養精華都在湯內了,所以只要喝湯就好,但其實就算熬煮了數小時,湯裡所含的蛋白質約只有6%-15%,85%以上的蛋白質營養仍是在肉的本身,所以不要只喝湯不吃肉。 - 喜歡喝滾燙的湯
人體的消化道黏膜最高只能忍受約攝氏60度的溫度,超過此溫度的話就容易造成黏膜損傷、增加病變的機率,所以愛喝熱湯者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 喝湯速度快
快速喝湯容易吃過量,就容易導致肥胖。所以喝湯應採慢速,不僅可充分享受湯的美味,也讓喝進肚的湯有充足的消化吸收時間,以提前產生飽足感 - 一餐要喝好幾碗
若湯的種類屬於高熱量、高鹽份、高普林,就不建議引用太多,以胃部舒適為原則。 - 把飯泡進湯裡吃
因米飯泡進湯裡會呈現軟爛易吞,但是會讓人懶得咀嚼就吞進胃裡,反而增加胃的消化負擔,長期下來恐引發胃病。
推薦閱讀:
文 / 彭幸茹 圖 / 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