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成全球最常見癌症!醫指出2大危險因子:預防靠自摸就太慢了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乳癌首度超過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的癌症。無獨有偶,乳癌雖然不是台灣發生案例最多的癌症,但如果將男女性分開看,乳癌絕對是台灣女性的頭號殺手。

乳癌」在女性癌症發生率排行第一位、女性主要癌症死因排名第三位,每年新增超過萬人確診。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沈彥君表示,歐美國家大多為停經後罹患乳癌的機率較高,但國人罹患乳癌的平均年齡相較於歐美國家提早了約十年。

台灣罹患乳癌平均年齡較歐美早了約十年

過去20年來,乳癌從每10萬人口30人左右的發生率(0.03%),飆升到每10萬人口78.9人的發生率(0.0789%),是目前台灣成長率最快的癌症。以國人女性停經年齡平均為52歲,106年國人50歲以下女性罹患乳癌的人數共有5,282人,佔罹患乳癌總數約33%。

再根據106年癌症登記年報,國人女性罹患乳癌發生總個案數為15,834人,依照年齡區分雖大多數為50歲以上族群,但值得注意的是40歲以下的女性罹患乳癌也不在少數,有1,212人。國人女性乳癌年輕化儼然已成為需要正視的課題!

照片檔 ID:1096015382

兩大因素導致乳癌發生率飆升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院長鄭乃源表示,臨床上確實有觀察到乳癌發生機會不斷上升的情形,危險因子包括了老化、基因變異、初經早、停經晚、晚生、未哺乳、家族史、乳房疾病、乳房較緻密、輻射線曝露、缺乏運動、肥胖、服用荷爾蒙、酗酒等。

「不過,最重要的兩個原因就是肥胖以及環境荷爾蒙。」鄭乃源指出,過重及肥胖者有較高罹患乳癌風險,從具體研究來看,當婦女BMI數值>25,罹患乳癌風險增加17%;BMI>30,罹患乳癌風險增加37%;BMI>35,罹患乳癌風險則增加近60%。

另外,無處不在的環境荷爾蒙同樣使得乳癌的發生機會提升。無論是食衣住行,現代人幾乎無法避免接觸環境荷爾蒙。「不過,建議還是要儘量減少塑膠餐具的使用,降低直接攝取環境荷爾蒙的機會。」鄭乃源建議。

乳癌檢查靠自摸還不夠!定期篩檢才能找出病灶

根據統計,曾有纖維腺瘤的人,後續發生乳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1.3∼1.9倍的風險。若纖維腺瘤內有囊腫、硬化性腺病、微小鈣化、乳突樣變化,則乳癌發生率為一般人高達3.1倍。

沈彥君提醒所有女性,若想分辨乳房腫塊為良性的纖維腺瘤或是惡性的乳癌腫塊,往往無法單以「觸摸」感覺來判斷良惡性,建議必須盡快就醫安排更詳細的檢查。乳房常見的影像檢查方法有:乳房X光攝影、乳房超音波、乳房磁振造影檢查(MRI)。

國人女性大多為緻密型乳房,年輕女性常是乳房組織密度較高,40歲以下女性建議可利用超音波做為第一線乳房檢查的選擇,若發現有異常病灶需進一步確認、乳癌家族史、或曾接受乳房手術等,搭配乳房磁振造影(MRI)檢查可再提高診斷率。MRI對於偵測乳癌的敏感性非常好,不具輻射線且具高準確性,相當適合做為乳房篩檢工具的一項搭配選擇。

醫師呼籲所有女性,乳房篩檢若只靠自我檢查易有盲點,應主動定期安排乳房篩檢,交由專業醫療的揪出可疑的病灶,可以有效提早發現及降低乳癌死亡率。

文/林以璿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WHO公佈2020年全球癌症報告:乳癌首次超越肺癌,成為最常見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