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傷口別直接沖水!醫師破解「沖脫泡蓋送」4大迷思

pexels

張小姐因為小腿痠痛,使用艾草炙薑片敷腳,沒想到過了 20 分鐘就燙傷,她想說傷口不大,沒特別治療,只有拿一般的燙傷藥膏擦,但因為沒有清潔傷口、也沒有洗手就搽藥,導致傷口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才到醫院做檢查。

溫度 53 度只要 1 分鐘就燙傷

張小姐說,因為小時候習慣用薑片熱敷按摩,所以小腿痠痛的時候,就聽朋友介紹可以「加艾草」來通經絡,沒想到自己懶惰,沒有拿艾草盒,直接把艾草棒放在薑片上加熱,大概 20 分鐘之後就覺得痛痛的,一看才發現有 6 公分長的燙傷。

但因為傷口不大,張小姐沒有特別處理,只有用不乾淨的手直接擦藥膏,直到 3 天後傷口腫脹,走路時跟褲管摩擦、破皮,甚至無法穿鞋、穿褲,才到診所治療,輾轉到醫院後才發現自己是 2~3 度燙傷,還併發蜂窩性組織炎的症狀,需要做傷口清創,還好治療 2 個月後,皮就長好,也沒有其他後遺症。

國泰醫院整形外科整形外科李柏穎醫師表示,燙傷是很常見的症狀,一般來說,攝氏 70 度的水,只要 1 秒就會造成 2 度燙傷,53 度則只需要 1 分鐘、49 度則是 10 分鐘;但暖暖包、電暖器等,加熱都會達到 50 度左右,放在衣服裡、靠近身體沒幾分鐘就會灼傷。

沖脫泡蓋送的4迷思

保持乾淨最重要

李柏穎說,燙傷除了一開始沒注意造成問題之外,其實更嚴重的是錯誤的處理,大家都知道燙傷五字訣「沖脫泡蓋送」,但對於這五字訣有非常大的錯誤認知。「沖是為了降溫,不是清潔,很多人會把傷口拿去直接沖,也不能說完全不對,但水龍頭的水通常不乾淨。」

用不乾淨的水沖洗,可能造成感染,而且組織液會被沖掉,第一時間沒有保護,應該蓋著衣服沖水。更糟糕的是,很多人想說「要沖洗傷口」,就把粘黏傷口的衣服硬從傷口上扯下來,李柏穎說「衣服要濕了再脫比較安全,如果真的粘黏,可以用剪的,或是到醫院再請醫師清理,硬扯會讓傷口面積更大。」

自行處理只能讓傷口「降溫」

不過沒有清洗傷口,千萬不要亂「泡」,李柏穎說,泡水會讓組織吸收,如果不乾淨會造成感染,不過就算是乾淨的傷口也不能一直泡,傷口容易水腫、壞死,而大面積傷口,還有老人、小孩也不能一直泡,會造成失溫。「所以也不能用冰塊冰敷,傷口會凍傷,造成二度傷害。」

「蓋」的部分,就是為了讓泡水的傷口不要直接接觸空氣,保持不要失溫,並非在傷口「敷東西」。李柏穎說,在臨床上會有許多病患塗蜂蜜、牙膏、奶油、醬油、蛋清,想說讓傷口快點好,「對於2度以下的燙傷,蜂膠倒是可以癒合傷口,但蜂蜜根本不行,牙膏更會阻礙傷口、造成感染。」

燙傷程度怎麼分?

燙傷如果只有 1 度,燙傷部分只會出現紅腫,多半 3~5 天就會自行好,李柏穎說,在這種情況下,因為沒有傷口,所以可以塗蘆薈、保濕的乳液來讓傷口保持濕潤,促進生長。「很多人都以為傷口要保持乾燥,但其實乾淨、濕潤的傷口,表皮細胞生長比較快,癒合之後比較不會有疤痕。」

如果燙傷進到淺 2 度,也就是真皮的上層,會有小水泡出現,李柏穎說,小水泡裡面有組織液能促進傷口癒合,所以一般的小水泡都會建議留著;但如果進到深 2 度、出現大水泡,就要進行清除,還有傷口清創,「因為形成水泡的表皮已經壞死,裡面可能成為細菌溫床,通常這樣的傷口也比較大,清掉才能觀察皮膚。」

李柏穎也提醒,傷口不一定在第一天就很嚴重,通常要 3~5 天才會知道到底有沒有進到 2 度以上,如果傷口持續疼痛、起水泡、皮膚顏色起變化,一定要就醫避免感染,「蘆薈等藥膏對 2 度以上是沒有用的,真皮已經缺水,反而會感染」。到了 3 度後,就會建議植皮,讓傷口不要持續發炎、造成其他感染。

醫師小叮嚀

  1. 使用暖暖包、熱敷片或電暖器,注意溫度不要超過攝氏 42 度,時間不要超過 20 分鐘。
  2. 記住「沖脫泡蓋送」的正確做法。
  3. 傷口大於 10 元硬幣,或是傷口很深、電器燒傷、化學燒傷等,都要馬上就醫處理。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