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從口入~慢性腸道疾病真的是吃出來的~

iStock-817401614

病從口入是一句古老的諺語,如今科學家發現慢性腸道疾病真的是吃出來的~

口腔問題會對消化系統所造成的危害

先前在醫學界就發現,口腔問題會導致消化系統的一些病徵,例如:當牙齒缺損時,咀嚼效率低會使唾液分泌量減少,連帶減緩胃腸蠕動的速度;而沒有咀嚼充分的食物進入腸胃道後,會使胃腸功能紊亂,影響人體吸收養分的效率

研究發現 口腔細菌和慢性腸道疾病 系出同門

常見的慢性腸道疾病有發炎性腸道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一種免疫系統疾病,受影響的結腸、小腸或胃部會出現發炎、充血或淋巴脹大的現象);而日本應義大學的研究團隊,在檢測上述三類患者糞便細菌數時,發現口腔細菌數超乎正常含量,因此唾液中的細菌被懷疑和慢性腸道發炎有關

實驗發現 口腔中的克雷伯氏肺炎菌會對增加腸道發炎機率

研究人員將利用無菌小鼠進行實驗,將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的唾液細菌移植到無菌小鼠體內,並發現常見於唾液中的「克雷伯氏肺炎菌」會在腸道中落地生根,成為外來的新菌相,並引起體內的發炎反應。

之後,研究人員想藉由注射抗生素的方式,消滅小鼠腸道內的克雷伯氏肺炎菌,發現注射抗生素反而使腸道內細菌的耐藥性變強,隨之引起的發炎反應更加嚴重,這也證實了哈佛大學醫學院、麻省理工學院臨床腸胃病學家 Ramnik Xavier教授的理論「抗生素無法治療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等發炎性腸道疾病,反而會使發炎加劇。」

最後,研究結果指出,克雷伯氏肺炎菌不會對腸道健康的人產生太大影響,但是會加劇發炎性腸道患者的發炎免疫反應。未來研究團隊會進一步建立口腔與腸道疾病病原體的關聯資料庫。或許之後治療腸道的新方法,是消滅口腔細菌的新藥。

延伸閱讀
無法根治的腸道「克隆氏症」 嚴重甚至導致小腸破裂
《自然》公布實驗成果:腸道菌有可能防治阿茲海默症
腸道健康影響情緒!三蔬二果教你打造「好心腸」
打了疫苗都沒效? 你可能腸道細菌太少!
原來大腦不只自己下命令,還會聽腸道菌的話

文/黃聖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