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天要喝2000cc以上的水?喝下的水對人體各部位的影響

pexels

很多人都知道每天要喝2000cc以上的水,卻不喜歡喝水。覺得喝得水不是流汗流掉了,就是變成尿液排出體外,到底水對於身體各部位有哪些影響呢?

水佔人體的70%  組織和器官都需要水來運作

水的排毒作用:水佔人體的70%左右,而血液中含有92%的水分,因此對於營養物質的運輸非常重要。水溶性營養素會隨著血液進入循環系統,將養分輸送給全身各個細胞,幫各個細胞提供能量。

而細胞產生廢物的時候,水會將廢物從細胞中帶走,排出細胞內的毒素。此外,當水進入腎臟時可以潤滑腎臟,清潔體內的毒素,最後將廢物由尿液排出;而水進入腸道時,可潤滑腸道,幫助排便。

水的消化作用:食物中營養素主要是靠消化器官的分泌的消化液來完成,每日的分泌量約為8000ml,大多都是由水分組成;這些消化液,包括:唾液、胃液、膽汁、胰液、腸液等幫助人體消化食物。

水的潤滑作用:人體很多部位需要水來作為緩衝和潤滑的成分,例如:水可以作為潤滑的原料,滋潤口腔、鼻子和其他的黏膜,也是潤滑骨關節的成分;而唾液可幫助吞嚥及咽喉濕潤,淚液則有防止眼球乾燥的功能。

水的調節體溫作用:人體的體溫是靠水來調節的,當體內熱量過多時,水可以吸收多餘的熱量,藉由排汗,排出熱能,降低溫度,保持體溫的衡定性。

水對大腦的保健作用:2013年東倫敦大學和威斯敏斯特大學研究水對大腦情緒表現的影響,結果發現,相較於飲水較少者,飲水較多者的認知和反應速度較快,也較不容易感到悲傷、困惑和緊張,認知的反應速度也下降。

防止細胞脫水:水的親和力很強,當人體脫水時,水最先進入脫水細胞,解除脫水狀態。有研究指出,若是輕度脫水的話,會使人難集中注意力,並妨礙短期和長期的記憶功能。

但是,我們每天所需的水量並不是固定的,當排汗較多或運動時會需要更多的喝水量,所以實際上判斷是否喝夠水的方式為觀察尿量,當尿液出現深黃色的時候,表示需要多喝水或吃含水量較高的食物,補充水分

文/黃聖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