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美一直有冬天皮膚乾癢的困擾,每次都會抓到皮膚脫屑,但這幾年在夏天,她也會「癢到不行」,不管是出外流汗、還是在屋子裡吹冷氣,都會不停的想抓皮膚,塗抹乳液又怕太油,讓她困擾到不知道怎麼辦。
乾燥性皮膚炎不是冬天的專利
乾燥性皮膚炎被認為是冬天才有的疾病,所以又稱為「冬季濕疹」、「冬季癢」,因為外在環境太乾燥的關係,讓角質層失去水分,造成皮膚因為乾燥而脫皮、過敏,如果忍不住癢去抓的話,會在脫皮的地方形成紅腫的斑塊,甚至出血,更加重脫皮的循環。
但隨著冷氣的普及,現在夏天也可能有乾燥性皮膚炎的問題,表皮角質層的含水量正常要在20~35%,但冷氣會帶走角質層的水分,導致底下的真皮水分不斷流失,而溫度變低也會降低油脂的分泌量,造成保濕功能不佳,最後變成乾燥性皮膚炎。
而敏感體質的人,流汗也會刺激皮膚、不斷帶走表皮的水分,就像從皮膚開了一個水龍頭往外瀉水,造成「又熱又滿身汗,又癢到不行」的狀況,比冬天的情形更難受。
夏天怎麼保濕
夏天的乾燥性皮膚炎,除了吹冷氣時跟冬天的狀況類似之外,因為環境濕度、溫度上升,其實特別需要不同的保濕方式,不能太過度、導致汗水無法排出,否則更容易造成敏感狀況。
一般來說,老人家因為角質層薄,特別容易有流失水分的問題,還有喜歡泡澡、身體脂肪過低的人,也會因為油脂分泌不足導致水分無法鎖住,所以要針對自己的狀況下藥。
保濕3層面
一般而言,保濕可以分為3個層面,分別有不同的用途。
- 鎖住水分:藉由隔絕外界的空氣,避免表皮水分蒸發,多屬於凡士林、油脂類的乳液等,比較適合在環境濕度低的環境、冬天使用。
- 濕潤:除了補充水分給皮膚之外,也可以平衡環境濕度跟皮膚濕度,等於「從環境拿水過來保濕」,所以是屬於水溶性的保濕,像是玻尿酸、山梨醇等,比較適合夏天濕度高的時候採用。
- 修復皮膚:在已經脫皮的皮膚上,藉由塗抹保養品來修補表皮的空隙,算是修復的產品。
另外,乾燥性皮膚炎會發作多半是皮膚本來就偏乾,雖然夏天濕度高、溫度高導致油脂分泌多,還是要注意不能清潔過度、不要使用太冷或太熱的水洗澡。
而晚上洗完澡時,針對自己的乾燥程度,可以塗抹不同程度的油性乳液做保養,第二天早上才不會因為皮膚太乾而讓身體分泌更多的油脂,變成惡性循環。
延伸閱讀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