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醫師,我減重是減脂肪吧?肌肉會不會下降?如果肌肉不夠,對我們身體會有什麼影響呢?」這也是在減重門診陳彥伯醫師常常會被問到的問題。在減重的相關搜尋常會出現「增肌減脂」,因為在消耗一定量的脂肪時,或多或少也會造成肌肉的流失。所以「維持一定的肌肉量」是多數減重醫師、營養師、運動教練,都會提醒減重過程要注意的。
肌肉量跟我們的基礎代謝率大有關係,除了心臟跟腦部是人體消耗能量的主要器官之外,我們日常活動或休息的時候,肌肉量比較多的人所消耗的能量也會比較多。所以如果是一位靠節食或是比較不好的減重方式,雖然體重也可能在初期的時候有不錯的成果。但是隨著時間如果肌肉量流失比較多可能也有長遠的不好影響。
萬芳醫院新陳代謝暨內分泌科劉漢文醫師也曾經發表不少「肌少症」的文章 [1],提醒我們如果沒有特別注意飲食跟鍛鍊肌肉,不論男女,肌肉量都會隨著年紀而降低。40 歲後肌肉質量跟大腿的肌力每 10 年分別下降 8%、10-15%。這或許是除了老化造成的身體機能下降之外,我們的基礎代謝量也隨著年紀下降的一個原因。
「肌少症」的診斷在歐洲和亞洲有略微不同的評估診斷流程。但都是以「肌力」、「肌肉質量」跟「日常活動」作為診斷參考。如果體重比較輕或正常的族群卻有肌少症的情況,骨質疏鬆的比例也是會比較高的。除此之外,「肌少症」也可能跟「代謝症候群」相關。
在一些研究論文,我們普遍用「四肢肌肉質量 / 身高(公尺)的平方」、跟「四肢肌肉質量 / 體重」乘以 100 這兩個方式來計算 SMI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骨骼肌質量指數。而以後者的計算方式跟「代謝症候群」有較近相關。
「代謝症候群」是透過腰圍、空腹血糖、血壓、三酸甘油脂、跟高密度脂蛋白這五項指標當中,如果有三項超乎正常值,做出的臨床診斷。在一份 2021 年 16 萬多人的綜合分析指出:代謝症候群患者跟同年紀沒有代謝症候群在死亡率、心血管方面疾病死亡率、心肌梗塞、中風的風險分別是 1.22、1.36、1.46 跟 1.43 倍[2]。所以值得我們重視。
另外南韓一份 2018 年 回溯追蹤 7 年的研究報告,11639 人當中產生「代謝症候群」的統計是 20%。收錄受試者平均年齡 50 歲左右、男女比例約六比四。他們透過不同變數做比較,以「四肢肌肉質量 / 體重」乘以 100 來計算 SMI,發現 7 年內一年後追蹤、如果 SMI 有增加超過 1% 的族群(也就是肌肉量有增加的族群)跟沒有變動的族群,他們產生「代謝症候群」的風險約降低成 0.67倍 [3]。換句話說就是一年後如果肌肉量沒有變化跟有增加超過 1% 的族群相比,七年內產生「代謝症候群」的風險約是 1.5 倍。
陳彥伯醫師認為,這份論文收錄南韓亞洲的健康檢查平均年齡 50 歲的男女,體型跟族群可以讓台灣參考。雖然論文中沒有明確提到 1 年的肌肉量變化是以哪一年(是第七年跟第六年?還是第五年跟第四年?)還有這份論文是屬於回溯性研究,證據等級稍微低一些。但樣本數多以及這份論文的特點在有針對受試者的性別、年紀、還有 BMI 排除變因後(因為性別、年紀、BMI 都可能跟代謝症候群相關),還是發現一年如果肌肉量有增加的族群跟沒有增加的族群產生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比是 0.7 比 1。所以提出維持肌肉量可能可以預防代謝症候群的論點。
如果針對自己身體肌肉量感到好奇、或想知道自己或長輩是不是有可能有「肌少症」?可以透過國內老人醫學科、家醫科、骨科、復健科與新陳代謝科做諮詢。在減重過程當中,特別也要注意維持肌肉量。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療肌少症這塊,主要還是透過營養跟無氧運動(核心運動)來進行預防。
- 《什麼是肌少症?》劉漢文醫師
- Impact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t’s Components on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 Meta-Analysis
- Increase in relative skeletal muscle mass over time and its inverse association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development: a 7-yea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文/陳彥伯醫師
※ 本文授權自陳彥伯醫師。
延伸閱讀
出現代謝症候群50%都跟生活習慣有關!這五項指標自我檢查
父親節拒當腹爸爸!一個擁抱檢查爸爸是否有「代謝症候群」
含糖飲料真的喝不得!研究:「玉米糖漿」超傷肝!還會造成代謝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