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可分為「腦梗塞」、以及「腦出血」,其中腦出血的死亡率比起腦梗塞還要高,病情變化快速,是急性腦血管病中最嚴重的一種,往往在急性期治療需與時間賽跑。但不少民眾遇過把家人送到了醫院,但醫生卻評估說不用開刀,到底什麼狀況腦出血需要開刀呢?
由於腦出血病程快速,在短時間內病人就可能從有意識,進入昏迷狀態,急性病發時,最重要的是跟時間賽跑,盡快送病人到急診由醫師評估,藉由影像學檢查,了解腦出血後血塊的大小、以及位置,才能評估要採取保守藥物治療、還是進行開刀處理。
血塊壓迫到神經可能造成永久傷害,嘉義長庚外科部副部主任兼神經外科科主任李明學解釋:「身體大部分組織有增生、修復功能,但腦、脊髓的神經細胞比較特殊,這部位的神經細胞一但死掉就沒辦法再生,腦出血時已經破壞的神經細胞,無法藉由手術或藥物治療復活,血塊周邊神經因被血塊壓迫,循環、代謝受到影響,導致失去功能,此時如果神經細胞尚未凋亡,手術移除血塊,減輕這些不利因素,有機會讓受傷的神經,避免走向死亡。」
腦出血診斷治療 開刀? 不開刀? 對患者最佳的治療為考量
對腦出血的病人來說,時間就是生命,病人需要緊急手術時,把握時間緊急救治,對病患才是最好的治療。
手術的目的希望減輕腦部壓力,挽救還活著的細胞,讓神經功能恢復,是否開刀移除血塊,需要相當專業的評估與判斷,下列是常列入考慮的幾個要點:
- 血塊不大、腦壓不高:藥物治療就可以度過急性期。
- 血塊在腦部深處:如腦幹與心跳血壓跟意識等功能息息相關,通常醫師不會輕易在這個地方進行手術。
- 出血造成腦部功能嚴重損傷:評估即使手術,仍沒有機會恢復神智,是否手術,此時會更加保守。
- 血塊位置:出血會影響到該區塊的腦功能,如果判斷病人手腳肌力、語言溝通或神智在治療穩定後,會有明顯功能衰退,在病情趨穩時,儘早安排復健治療,教導照顧者照顧要領,對病患後續的進步跟恢復,也是相當重要。
- 患者本身健康狀況:病患是否為高齡臥床、健康狀況不佳,是否有嚴重慢性病,例如:八、九十歲腦出血患者,能否承受得了手術,未來能有多高的恢復狀況,這些因素都需要加以考慮。
- 腦出血後照顧:腦出血患者不管有無開刀,病人如果不能恢復自我照顧能力,日常生活時常需要他人輔助,即使尋求社會資源,家人仍必須承擔病患生活起居的照顧。所以治療的目的,是希望能讓病患有自我照顧,甚至回復日常生活的能力。即使不開刀並不代表不治療,只是把開刀治療放在比較後面,藥物同樣是重要治療策略。
往往民眾會有迷思,認為不是越嚴重的腦出血應該越要開刀積極處理?李明學說:「開刀把血塊移除,目的是減輕腦壓,讓還沒壞掉的神經,有較好的恢復機會,當患者病況太嚴重,開刀結果未必能挽回生命,或是評估開刀後雖然存活,但病人最好情況還是無法恢復意識成為植物人,經過專業評估,與家屬說明及溝通,選擇治療方式。通常,只要病患有機會清醒,醫師定會盡力搶救。」
李明學分享臨床上印象深刻的個案,遇到家屬問說:「請問開刀以後有幾成機會清醒過來?」李明學說:「約有 5-6 成會活下來,但清醒機會不高,即使清醒有意識,以後生活起居一定需要隨時有人在旁協助。」但家屬卻回應:「我們家已經有一個植物人,家裡照顧好幾年,實在沒辦法再多一個這樣的負擔。」
即使醫療再先進,手術提高存活機會,卻仍有做不到的地方,就算病人恢復清醒,未來也可能會面臨手腳不便、語言表達的能力受影響,生活需要隨時專人照顧。因此,經過詳細解釋跟討論,家屬決定不開刀,使用藥物加護病房治療,病人如果能撐過危險期,穩定下來,家屬就盡力照顧病患,如果藥物治療盡力了,病人仍無法度過難關走了,家屬也不會留下遺憾。
錯誤迷思!沒開刀不代表不積極治療
民眾不要有迷思,認為沒有開刀就是沒有積極的治療行為,李明學強調:「不開刀,仍會藥物盡量治療,並不是代表我們放棄。」
常見腦出血手術方式包含:開顱手術、血塊清除、顱骨減壓手術。如今也有一些微創手術,像是利用內視鏡將血塊移除,或是使用溶血藥物將血塊溶解引流出來,達到減輕腦壓。這些手術需要精密的儀器,有經驗的醫師以及開刀房人員的配合。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納豆腦出血再動刀!醫師解析什麼是「腦室腹腔引流」手術?
44歲金控科技長陳昇瑋腦中風過世!年輕人為何也會中風? 10 大Q&A一次看懂
碰撞後頭痛+脖子僵硬,小心是腦出血!腦中風專家:這 5 種徵兆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