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品質不良會導致各種健康問題,小至記憶力減退,大至心血管疾病、失智等。但台灣民眾普遍病識感不強,對於打鼾、睡眠呼吸中止所造成身體的「沉默缺氧」,檢測及治療的意願與人口比例均偏低,而缺氧所造成的發炎體質,正是百病之源,嚴重者甚至可能猝死。
資深演員譚艾珍就以親身經歷,呼籲大眾關注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健康風險。譚艾珍說,她的先生是個淺眠又會打鼾的人,將近 30 年前的一個冬天,先生在午睡之後跟她說,自己睡得很舒服,想再多睡一下。當時譚艾珍不以為意,就讓先生繼續睡,直到一個多小時晚餐已經煮好之後,她去先生的臥房查看,竟發現先生躺在床上一動也不動,已明顯呈現死亡狀態,警方來到現場評估後也沒叫救護車,當場就確認死者身分。
譚艾珍表示,自己當時才 41 歲,對於先生驟然離世非常震驚,百思不得其解。後來經過法醫檢驗,判斷死亡原因可能是在睡覺時暫時停止呼吸所導致,然而早年相關的醫學資料非常少,譚艾珍在一番努力研究後,仍無法充分理解先生當初辭世的原因。直到近年醫療資訊漸豐,某一天她看到日本醫學報導節目提到「睡眠呼吸中止症」,回想起先生本身有糖尿病、遺傳性的高血壓加上「鼾聲如雷」等症狀,才終於意識到導致先生猝死的元兇。
也因此,譚艾珍多年來都持續熱心呼籲睡覺打鼾者要去做睡眠檢查,今年世界睡眠日更擔起「睡眠呼吸中止症衛教大使」的重任,與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共同呼籲:提早進行睡眠檢測、預防呼吸中止症,若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應立即矯正治療,盡可能排除所有危害健康的風險。
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評估的關鍵指標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大眾教育委員會主席、台北醫學大學睡眠研究中心主任李信謙醫師表示,此次調查顯示,50 歲以上的中年男性有一半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風險族群,也就是說兩個人中就有一個,但大多數人對此疾病沒有認知,也認為就醫或安排檢查很麻煩。
對此,李信謙醫師提到,全台灣目前通過學會認證的睡眠中心,僅有 26 家,床位非常有限,因此也希望透過國際認證的 STOP-BANG 問卷來讓大家對自己的狀況有初步了解,若經問卷判定為高風險族群後,此時是去就醫最精準的時機,心理上也會先有準備。
文/孫珞軒、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過半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胃食道逆流共病!揮別打呼、保健胃部從量脖圍開始
睡眠呼吸中止症猝死風險高!3種面相較容易得到
睡不好、常打呼,睡眠障礙竟造成慢性病控制不易!醫師詳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檢測、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