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剝離恐釀失明!高度近視視網膜剝離機率增 6 倍,眼睛見閃電、飛蚊快就醫

根據統計,臺灣每 10 人就有 9 人近視,高度近視族群更占全國 3 到 4 成,而高度近視比一般人得到視網膜剝離的機率高達 5 至 6 倍。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眼科部主任許淑娟表示,高度近視者的眼球會較大、眼軸較長,近視度數落在 600 到 1000 度中間,是屬於比較容易視網膜剝離的族群。

眼球中玻璃體隨著年紀增長會慢慢退化,許淑娟醫師解釋:「退化的過程中有時候會造成視網膜的牽引,因此拉破洞,或是視網膜本身因為整個眼球變大而變薄,出現破洞,這些都是視網膜剝離的成因。」

眼睛首次出現飛蚊、閃電,應儘快就醫

至於視網膜剝離的前兆,許淑娟醫師指出,玻璃體和視網膜拉扯中,會讓人看到一絲一絲像飛蚊、閃電。因此當眼睛看見閃電時,其實就是拉扯視網膜的徵兆。

而若進一步造成視網膜剝離會有視野缺損,影響到黃斑部就會造成視力下降,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有助保存視力。視網膜剝離進程速度取決於裂孔的形態與位置,若裂孔型態是屬於拉扯狀且在眼球上半部,視網膜剝離進程就會較快速,可能一天內就會影響視力表現。

而若是因為視網膜變薄、萎縮等變成一個小圓孔,且裂孔位於眼球下半部,進程就較慢。常見視網膜剝離高危險族群包含:

  • 高度近視
  • 受過傷、開過刀
  • 家族史
  • 另一眼曾經視網膜剝離
  • 也有研究報告指出男性有較高風險

許淑娟醫師提醒,可利用單眼交替自我檢查的方式,若飛蚊或閃電是第一次看到,建議就醫治療,並由醫師判斷是否需轉介醫院治療。此外,若為視網膜剝離高風險族群,平時也應例行自我檢查。

視網膜剝離治療,年輕者建議先做「鞏膜扣壓」

裂孔為造成視網膜剝離的主要原因,許淑娟醫師表示,傳統治療方法為鞏膜扣壓,從眼球外面墊一個矽膠進行鞏膜扣壓造成鞏膜往內跟視網膜黏在一起,同時加做冷凍治療或術後再作雷射治療。

此外,玻璃體牽扯也是造成視網膜剝離的重要因素。許淑娟醫師解釋,若為沒有白內障之年輕人,會建議先做鞏膜扣壓;而若為年紀較大或鞏膜扣壓失者,現今微創手術相當進步,可進行玻璃體切除術。

但若為年紀大者且有開過白內障手術者,可直接進行玻璃體手術。最佳術式需由醫師評估是否需合併鞏膜扣壓,裂孔的位置也是選擇手術方式的重要依據。

視力保健應注意:出現外傷應就醫、勿用眼過度

要避免視網膜剝離,視力保健、控制用眼時間更顯重要。許淑娟醫師指出,平時應減少過度使用眼睛,每使用半小時電腦、手機等 3C 產品時應讓眼睛休息。另外,建議可以常輪流自我檢測單眼,看視力狀況是否正常,且一年需進行一次詳盡視力檢測。

最後許淑娟醫師也分享,若裂孔在眼球上方,視網膜剝離的進程會相當快,容易數天內就讓視力下降。因此若眼睛有受到外傷或是過度用力提重物、健身後突然看見閃電、飛蚊時,應儘速就醫檢查。

採訪專家: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眼科部主任許淑娟

文/李祉函、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兩族群要小心!出現閃光、飛蚊恐為視網膜剝離,術後勤做一動作是復原關鍵
視網膜裂孔、玻璃體出血是常見「視網膜剝離」的早期表現,未及時治療恐失明!
飛蚊症置之不理,小心視網膜剝離找上門!醫籲出現 1 症狀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