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大學3年級的小杰最近下排牙齒後方長出了一智齒,知道的同學們都紛紛建議他儘早把智齒拔掉,以免引發牙齦腫脹與疼痛,這些建議讓小杰非常困擾,因為長出的智齒並沒有給他帶來任何的不便與痛苦,為什麼大家都主張要拔掉呢?難道智齒真的是非拔不可嗎?
智齒究竟是什麼?
要談智齒該不該拔的問題前,先來了解一下究竟智齒究竟是什麼。從醫學上來看,智齒又叫「第三大臼齒」,就是從上下顎牙齒的中心點,也就是正中門牙牙縫間隙開始算起的第8顆牙, 智齒是人類32顆恒牙當中最後長出的恒牙,位於上下左右牙弓的最後方,是口腔中最靠近喉嚨的牙齒。因為在智齒長出的時間大多會在16到24歲左右,是人類心智漸趨成熟,也較有智慧的時候,所以又有「智慧之齒」之稱。
雖然智齒通常是在16歲以後才長出來,但是智齒的生長狀況卻是因人而,每個人都可能有所不同,像是有些人16歲前就會長出來,但是有些人直到40到50歲時都還長不出來,有些人則是只會冒出1到3顆智齒,而且未必能夠長到正常大小,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都完全沒有長出智齒。
另外還有些人的智齒是屬於多生型態,也就是在第8顆牙之後,又冒出第9顆「多生第4大臼齒」,但這種多生的智齒並不常見。
智齒長不出來到底好不好?
沒有長出智齒可能是個好消息,但也有可能是個更大的壞消息,因為他的智齒是呈現埋伏或是阻生的狀態,可年長年都沒有任何不適的症狀,根本沒有存在感,但是當智齒冒出頭來,因為齒槽骨體積縮小,沒有適當的萌牙空間,或是長在不正確的位置,或是長得歪斜,推擠到鄰牙,就容易出現難以忍受的疼痛狀況,這個時候要想拔掉智齒,可就難度變高了。
台灣牙醫師拔牙有7成是為了智齒
說完智齒的狀況之後,就要來切入正題,談談到底該不該拔掉智齒,或者什麼情況下該拔智齒的問題。根據臨床統計,台灣牙醫師拔牙有超過7成都是在拔智齒。
什麼情況下智齒可以不必拔?
一般而言,為了避免日後衍生更複雜的牙齒生長問題,基於防範未然的考量,即使智齒還沒有出現任何狀況,大部份牙醫師都會建議儘早拔除。但其實決定權還是在當事人自己,如果智齒完全長出,形態與位置正常,日常咬合也正常,其實也未必一定非拔不可。
此外,如果是完全埋伏在骨內的阻生智齒,而且與鄰牙牙周並不相通,也沒有任何異狀,也可以暫時不予理會,但還是得持續拍攝X光片觀察潛伏阻生牙的狀況。
什麼情況下智齒非拔不可?
如果是處於上面這兩種狀況,智齒可以不拔,但如果出現下面5種狀況,就非得拔掉不可了。
一、智齒反復發炎:
智齒最容易出狀況的情形就是因為阻生形成盲袋而藏汙納垢,導致反覆發炎,也就是所謂的智齒周圍,智齒所在的牙齦又腫又痛,而且因為智齒的位置距離咀嚼肌很近,如果發炎的狀況沒法控制,引起咀嚼肌間隙感染的話,甚至可能連嘴巴都很難張開。這種時候就必須先讓智齒上藥消炎消腫後再談拔牙的問題。
二、智齒沒有咬合功能:
上下排智齒並沒有規律性的成對出現,或是生長位置歪斜,就會出現單身智齒的狀況,造成智齒沒有咬合的功能,甚至會讓落單的智齒出現過度生長變長的現象,進而直接咬到對側的牙齦上,造成磨破牙床,或是嚴重影響周邊牙齒的咬合,這樣就需要智齒拔掉了。
三、智齒已經變成齲齒:
如前面所說,因為智齒的位置在過內側,很難徹底清潔,容易讓飯菜殘渣塞在牙縫隙之間,導致變成慢性牙髓炎,甚至會更惡化為根尖牙周組織慢性發炎與急性骨髓炎,那就不只是拔掉智齒的問題,還必須動大手術,甚至得住院治療了。
四、智齒造成鄰牙病變:
智齒因為萌發空間不夠,所以往往會長歪倒向旁邊的第二大臼齒上,造成第二大臼齒不易清潔,造成蛀牙或牙齦發炎,甚至擠壓到第二大臼齒的生長,這個時候就得時拔掉智齒,甚至連第二大臼齒也可能無法保住了。
五、造成齒列擁擠:
為了確保齒列整齊,達到矯正牙齒的效果,通常牙醫師會考慮拔掉造成齒列擁擠的牙齒,而智齒就是可以考慮多餘的牙齒之一。
延伸閱讀:
文/陳亦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