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防腸癌!4種人醫生建議做大腸鏡

一般人所說的大腸,在醫學上指的就是結腸,所謂的大腸癌就是結腸癌。當結腸的任一個部位長了惡性腫瘤,就稱為結腸癌。若再加以細分生長位置,就會以該位置作為腫瘤名稱,例如:腫瘤長在升結腸處,就稱為「升結腸癌」;長在乙狀結腸處,就稱為「乙狀結腸癌」。想了解大腸各部位的罹癌機率可閱讀→大腸的功能與各部位罹癌機率

雖然大腸直腸癌發生率高,但它是個可以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治癒率高的癌症。統計發現如果能早期發現並妥善治療,存活率可以高達90%以上。根據胃腸科醫師說明,早期大腸癌幾乎沒有症狀,想要早期發現只有一種方式,就是做大腸鏡。

這4種高危險族群,應該要安排大腸鏡檢查

1. 出現症狀
人體75%免疫力都在腸道,腸道功能不正常容易引發細胞突變。因此慢性便祕、腹瀉、便血或糞便潛血者,或體重因為不明原因下降5%以上者都要注意。經常食用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飲食或不良嗜好者也要注意,因為吸菸、喝酒或是經常熬夜、作息不正常也與罹癌也有高度的相關性。

2. 近親罹癌
若父母、子女等近親有大腸瘜肉或罹患大腸癌,罹癌風險將比一般人高,就必須提早做大腸鏡,建議從父母親罹患癌症或瘜肉的年齡,再往前推10年,就是你應該做大腸鏡檢查的時候。

3. 年齡50歲以上
根據台灣的流行病學,50歲以上是大腸癌風險比較高的族群,有90%以上的大腸癌患者年齡都在50歲以上。

4. 慢性腸道發炎
如患有慢性腸道發炎疾病,例如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罹患時間長達8年以上,也會提升罹癌機率,建議也要接受大腸鏡檢查。

最後提醒您,想要預防大腸癌,一定要記得健康飲食的口訣:高纖維、少(壞)油、少紅肉。

延伸閱讀:
48%上班族有便便困擾 這3招教你清腸道,跟便秘說掰掰
專家警告:大腸息肉不切除 絕對變成大腸癌
大腸鏡排超久?檢測前需要知道的四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