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藥物發展快速,藥物的安全性逐漸成為一門重要課題。服用藥物後需仔細觀察身體是否出現不適,若皮膚出現大面積紅疹、黏膜疼痛、水泡、膿皰以及破皮等症狀,應立刻停藥並儘速就醫。
40 歲張先生本身沒有任何內科病史,幾天前開始出現咳嗽、喉嚨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到附近診所就醫服藥後症狀逐漸緩解,但卻發現身上開始長了一些疹子,而且越來越癢,範圍還不停擴散。由於皮疹進展快速,張先生擔心是否合併其他嚴重感染,於是到醫院求診。
經醫師詳細檢視疹子外觀,又看了張先生的藥單後,確診張先生是藥物過敏導致皮膚疹,因為口服用藥中的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極可能是造成他皮膚過敏的原凶。
除了請張先生暫停服用,並搭配低劑量類固醇治療,一週後回診時,身上的疹子已消退大半,癢感也大幅改善。醫師並將此藥物過敏的紀錄註記在張先生的健保卡內,並請張先生未來就醫時,務必主動跟醫師表明自己曾有藥物過敏,避免再發生同樣狀況。
藥物過敏千變萬化,嚴重恐因屏障功能喪失留下長期後遺症
奇美醫院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王羽安表示,皮膚是藥物不良反應最常表現的器官且千變萬化,可以長得像蕁麻疹、血管炎,也可以形成許多水泡或膿皰,以上症狀統稱為「藥物疹」。
藥物疹的定義為,病人以正常投與方式(外用、口服、針劑)接受了正常劑量的藥物後,在皮膚上產生不良反應,由於每個人的免疫系統有所差異,就算吃到同一種藥物,對藥物的反應也會有所不同,輕則局部腫脹或癢疹,嚴重則全身破皮黏膜潰爛。
王羽安指出,藥物疹常常由軀幹開始出現,往四肢擴散,大小不一的紅色斑塊會逐漸聚集成一整片,合併局部搔癢或疼痛。若皮疹的進程快速,僅在 2、3 天內就擴散至全身,就屬於較為嚴重的藥物疹,尤其是產生水泡或膿皰、合併黏膜部位(如眼睛、口腔、生殖器)腫脹破皮、發燒、倦怠等系統性症狀者,可能會影響到皮膚以外的器官,產生許多後遺症。
藥物反應主要分為非免疫性及免疫性兩類型 王羽安表示,人體對藥物產生的反應大致分成兩種:非免疫性及免疫性。 1.非免疫性:較為熟知的藥物副作用,如腸胃不適、嗜睡、頭暈等,屬於非免疫性。這些症狀部分是可預期的,通常和藥品本身的特性及代謝有關,多數人都可能會產生,調整劑量或停藥後大多能立刻緩解。 2.免疫性:藥物過敏或藥物不良反應,屬於免疫性,主要和體質相關。體內免疫系統辨識了藥物並產生異常的活化反應,就會造成皮疹、發燒、甚至其他臟器的損傷,這並不是每個人都會表現,且和劑量較無關聯,因此無法預期。
國人因過敏疾病就診約 355 萬人,611 人因過敏疾病死亡
根據一篇 2022 年的文獻統計,近 18 年來在台灣最常產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的藥物包含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抗癲癇藥(carbamazepine, phenytoin, lamotrigine)、磺胺類藥物、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抗病毒藥物、抗尿酸用藥(allopurinol)等。
除了西藥以外,中藥及保健食品也會造成藥物不良反應。立即性的藥物過敏在服藥後幾個小時內就會出現,如蕁麻疹或過敏性休克;延遲性的藥物疹則在服藥後 3 至 14 天後才產生,臨床表現更為多樣化。
依據全民健保申報資料分析,2019 年國人因過敏性疾病就醫約 355 萬人,就診率為每十萬人口 15,038 人。就兩性觀察,女性就醫人數約為 192 萬人(占 54.0%),高於男性 163 萬人(46.0%)。若以年齡別分,以 15 至 44 歲就醫人數最多,約有 137 萬(38.6%),45 至 64 歲次之約為 88 萬人(24.8%),而 65 歲以上就醫人數最少,約為 52 萬人(14.8%)。而因過敏性疾病死亡人數計 611 人,其中 65 歲以上的長者居多,計 512 人(占 83.8%)。
另根據奇美醫院藥劑部統計資料,2022 年共有 1,047 筆藥物不良反應的通報紀錄,其中非免疫性(可預期)佔約 2 成,免疫性(不可預期)則佔約 8 成。若以嚴重度為分級,輕度(無需治療且不用停藥)有 931 人,中度(需治療或導致住院延長時間)有 99 人,重度(需加護病房治療或危及生命)有 17 人。而最常產生過敏的藥物為抗生素。
文/賴以玲 圖/孫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