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威最近總是覺得口渴,每天都要灌4000cc的水,同學們看了笑說「這也太健康」,但是喝太多水讓他一直想上廁所,連半夜都起來好幾次,其實有點困擾;不過有一天校外教學的時候,他忘記帶水壺出門,結果幾個小時沒喝水,皮膚開始變得很乾燥、而且噁心想吐,他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怎麼了。
尿多、尿無色可能是尿崩症
如果尿顏色太深、尿量少,大家會有警覺性,覺得自己水喝太少、或是腎臟無法代謝,造成尿變濃,就會開始注意自己的腎臟狀況,但其實「沒有顏色的尿」、尿量又多,也可能是問題,也就是「尿崩症」。
看到馬桶裡幾乎跟水沒有兩樣、透明無色、無味的尿,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水喝太多所以尿比較淡,這大部分時候是對的,但當連續幾天的尿都無色無味,而且一直覺得口渴、拚命喝水、再拚命上廁所,甚至連晚上都要起來好幾次,就要當心可能有其他問題。
書田診所泌尿科醫師杜元博說,正常的尿,應該是淡黃色、清澈的,而且有一點點尿味,如果顏色太深、混濁或是太淺、完全沒有氣味,就可能有問題。「另外,頻尿、夜尿的定義很嚴格,雖然每天可以夜尿一次,但只要睡前尿過一次就算夜尿,額度就用完了,晚上起來不管尿幾次,都是頻尿,泌尿系統可能出了問題。」
尿崩症會怎麼樣?
因為短時間內喝大量的水,也可能會有尿暫時無色無味的可能,所以要診斷成尿崩症的標準是每天尿量5000cc以上,或是每公斤體重尿量50cc,也就是對一個70公斤的成年男子來說,只要尿超過3500cc就可能是尿崩症,而因為多尿的關係,所以也會多喝,一天可能喝超過4000cc的水。
除了多喝、多尿之外,患者因為身體缺水的關係,也會特別喜歡喝冰水,試圖快速補足水分,但是只要一沒有喝足水,馬上就會有皮膚乾燥、噁心想吐的脫水症狀出現,而且看起來非常蒼白、不容易流汗;如果再拖下去,身體的水分不足,血液中鈉含量飆高,可能出現高血鈉抽搐、痙攣的症狀。
而因為尿量一直很多,存放尿液的腎盂、膀胱也可能肌肉彈性疲乏,久而久之甚至會有腎衰竭,因為身體無法吸收水分導致體溫升高,會有輕微發燒,也可能造成便秘或是腹瀉;長期處在這樣不平衡的狀態下,如果發病的是小孩子,可能會有生長遲緩的問題。
為什麼會有尿崩症
尿崩症的原因可以分成中樞性、腎性原因這2種,但主要都是「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沒有發揮作用造成;抗利尿激素是在腎臟作用,讓腎臟可以回收大部份的水分進入身體、製造比較濃的尿。而短時間內喝太多水,也會造成ADH來不及作用,短暫性的有尿崩的現象。
中樞性尿崩症是腦下垂體無法分泌足夠的抗利尿激素,可能是腦瘤、腦炎、腦膜炎、感染、外傷、腦血腫、腦水腫等腦部損傷,或是先天性的腦下垂體發育不良。
腎性尿崩症則是腎臟對抗利尿激素沒有反應,多半是先天性造成,或是服用太多鋰鹽(多做精神類藥物),但這類的尿崩症比較少,一般會在幼兒時期或是青少年時期就發生,小孩子沒辦法控制自己的尿意,常常尿床,如果家長沒有特別注意,可能會忽略治療期。
尿崩症怎麼治療?
中樞性尿崩症第一時間要先治療腦部的受損,如果有腫瘤可以視情況開刀切除,其他發炎、感染也要先處理,才能讓身體機能恢復正常;如果情況嚴重,可以再給血管加壓素DDAVP,增加腎臟回收水分的能力。
腎性尿崩症因為多半是先天、遺傳造成,所以這類的患者只能減緩,可以用利尿劑、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緩解症狀,避免損害到腎功能。
不過多喝、多尿並不是一個專屬尿崩症的特別症狀,像是糖尿病、其他的腎臟病,或是精神疾病,都可能造成多喝,也因此會多尿;但尿崩症的發生過程是先多尿、才多喝,所以尿量會明顯比其他疾病來得多,而且幾乎都會有晚上起來夜尿的問題,可以做一個簡單分辨。
延伸閱讀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