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許多研究探討腸道菌與脂肪肝的關係,陸續發現一些有益於改善脂肪肝的策略,有些在動物實驗階段,有些即將進入臨床試驗,前景可期!
隨著疫苗的普及與口服藥物的進展,B肝及C肝兩大病毒性肝炎逐漸獲得控制,甚至有望清零;相較下,脂肪肝的威脅節節升高。在一般健檢中,高達3成民眾有脂肪肝,已是普遍的文明病。
脂肪肝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長期飲酒引起;另一類則是「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患者無喝酒過量的病史,多半是肥胖、糖尿病等代謝原因造成的,因此也稱作代謝性肝臟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因為過多的三酸甘油酯堆積在肝細胞內,形成「脂肪泡泡」,如果肝臟沒有因此發炎,脂肪肝只是營養過剩的現象,不用過於憂慮,不過部分人會進展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與肝硬化,對肝臟造成傷害。
脂肪肝尚無特效藥 減重可改善
歐美國家一向都是 B、C 肝病毒性肝炎較少,脂肪肝較嚴重;然而,亞洲國家因飲食西化,也逐漸步上歐美國家的後塵,脂肪肝成為全球都重視的肝病問題,更是各家藥廠競逐的戰地。有相當多針對脂肪肝或脂肪肝炎的藥物臨床試驗陸續進行中,但失敗的也不少。例如一直被視為相當有希望的「奧貝膽酸」(Obeticholic acid),就因為藥物毒性及副作用太大,提前終止研究。
也因此,目前治療脂肪肝的主要方式仍是以非藥物性療法,如運動、飲食控制、減重為主。少部分極重度肥胖、病態性肥胖或者肥胖合併糖尿病者,可以接受減重手術,對於改善脂肪肝炎與糖尿病的效果非常理想。此外,研究也發現減重手術能改變腸道菌叢,進而改善腸道菌失衡情形。
腸道菌與肝臟健康關係密切
雖然脂肪肝藥物臨床試驗頻傳終止,不過,近年最熱門的腸道菌,被證實與脂肪肝及脂肪肝炎有極大關聯性,有許多相關研究進行中。
為何腸道菌與肝臟有關?肝臟與腸道之間有個「腸—肝軸線」,透過肝門靜脈與膽管連接彼此。腸道所吸收的營養會透過肝門靜脈傳送到肝臟,而肝臟也會合成「初級膽酸」,提供給腸道菌轉化成「次級膽酸」。膽酸是膽汁的主要成分,能幫助消化,有些膽酸具有傳遞訊號的功能,會調控肝臟脂肪的代謝,也會刺激腸上皮細胞分泌有助於抗發炎之物質。
飲食正常、腸道菌平衡的人,其腸上皮細胞緊密結合(tight juction),就像屏障一樣具有防護功能;然而一旦飲食失控,如飲酒過量、嗜吃油炸物、纖維吃太少等,導致腸道菌失衡,就會破壞腸上皮細胞的緊密結合,產生漏洞,以致於一些壞菌如革蘭氏陰性菌與其所產生不好的代謝物得以透過這個「漏洞」進入血液中,並透過肝門靜脈輸送回肝臟,影響肝臟健康,甚至可經由血液運送至全身,有研究者稱此現象為「腸漏症候群」。
而在膽酸部分,肝臟會合成製造出初級膽酸,再經過腸道菌變成次級膽酸,雖然次級膽酸通常是對身體有益的,但若腸道菌失衡,腸道菌可能透過特殊的膽酸代謝途徑,產生不利肝臟的膽酸。
也就是說,腸道菌失衡會透過這兩個路徑,引起肝臟免疫系統發炎、脂肪肝炎等。
從腸道菌研究找出改善脂肪肝的策略
基於上述發現,目前也有許多研究試圖從腸道菌找出改善脂肪肝的策略。
每個人的身上同時有好菌、壞菌,只是比例不同,自成一個生態系統,並會受到飲食、營養、運動、睡眠等因素的影響。然而當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每天熬夜時,腸道菌相就容易失去平衡,使壞菌增加、好菌減少。
有許多研究發現,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病人身上,不好的腸道菌會增加,好的腸道菌會減少;也有一些「壞菌」固定出現在這些人身上,這些菌陸續被找出,有助於將來做成診斷的生物標記或治療的標的物。
尤其長久以來,醫界對於脂肪肝有一個大哉問:並非所有人的脂肪肝都會變成脂肪性肝炎,到底哪些人的脂肪肝比較可能進展到肝炎、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目前只能透過腹部超音波定期追蹤,並沒有很好的預測標記,但未來透過腸道菌代謝物或分析腸道菌分布型態,也許可以辨識出哪些人的脂肪肝會變成脂肪肝炎,醫師也能針對這些病人積極監控與介入。
從腸道菌開發出食品或藥品
除了找到壞菌,相對的,在脂肪肝腸道菌研究中也看到一些好菌,有機會也可以做成藥物或健康食品,例如益生菌、後益生(益生菌的代謝物)、益生元(益生菌的食物)等食品。這些好菌及其代謝物本來就存在於人體,因此對人體的安全性是足夠的,只是若要達到藥品級,需要臨床試驗證實。
吳明賢院長主持的系列研究中,已經看到有些腸道菌在動物實驗中可以改善動物模式建立的脂肪肝炎。例如臺大醫院與藥廠合作,開發一種大豆發酵萃取物,裡面含有多種益生菌的代謝成分,類似後益生,在動物實驗顯示有調節腸道菌相與改善脂肪肝的功效。至於人體食用後是否可以透過改變腸道菌,進而改善脂肪肝炎,即將進入臨床試驗,期待有好的結果。
如何養好腸道菌?健康飲食、有氧運動
而有益腸道菌健康最建議的方法,仍然是從健康飲食著手,例如高纖低脂的飲食。此外,大蒜、味噌也是不錯的食物,這些食物也被稱為益生元,也就是可增加某些益生菌或本身是益生菌的食物來源
此外,根據台大研究,有氧運動可幫助腸道菌相恢復平衡,且透過運動改變的腸道菌叢,具有改善代謝疾病的加乘效果。研究證實有氧運動(如打球、跑步、快走)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最佳運動方式,比張力運動(如舉重)更好。
至於醫療上改變腸道菌的方式,要對付壞菌,可以用抗生素,但同時好菌也會被除掉,還有抗藥性的疑慮。另外就是藉由「腸道微菌叢植入」(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FMT)來改變腸道菌進而治療某些疾病,目前台灣核可的適應症是反覆性(停藥後8周內復發)或常規抗生素治療無效的困難梭菌感染。可是FMT仍有一些問題待釐清,並非所有腸道菌失衡的萬靈丹,例如哪些人適合做捐贈者、如何標準化、以及會不會有長期副作用等,仍然不清楚。
腸道菌對於改善脂肪肝乃至於全身健康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研究如火如荼進行中,相信不久後就能有更多成果!
「腸漏症」讓全身慢性發炎 近年因為腸道菌研究很熱門,腸漏症也因此備受關注。究竟什麼是腸漏症? 正常的腸黏膜上有黏液,會保護腸上皮細胞不接觸細菌,有研究發現,若飲食缺乏纖維,這層黏液會被腸道菌「吃掉」,沒有黏液的腸上皮細胞會直接接觸腸道菌,而不好的細菌就可能破壞腸上皮的緊密結合,進入血液,經由門靜脈流到肝臟與全身,這稱作腸漏症。 另類醫學領域很早就在關注腸漏症,但因缺乏客觀標準來測量有無腸漏,所以一般醫學較無探討。不過,在腸道菌研究中,腸漏症確實是成立的,很多糖尿病或肥胖的人,在血液測到革蘭氏陰性菌或者脂多醣體(Lipopolysaccharide, LPS)等這些原本應該在腸道的細菌或代謝性發炎物質,推測就是因為腸漏,導致這些菌竄流全身。 腸漏症被認為是造成全身慢性發炎的重要原因,只是目前臨床無法靠抽血檢驗去診斷;但原則上,不管是否有腸漏,都應做好腸道健康,就能避免腸道菌失衡造成全身發炎。
※ 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心肝雜誌第 101 期(諮詢專家: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
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編輯/賴以玲 圖/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