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紅腫走不動,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所致!醫籲這樣做恢復生活品質

類風濕性關節炎

35 歲的小婷(化名),體重破百,母親因家族病史罹患全身性紅斑性狼瘡。12 年前,社會新鮮人的她,兩側手腳關節出現僵硬疼痛,原以為是工作忙碌所致,不以為意。

沒想到,漸漸的連日常開門、煮飯、開車等動作都感到困難,甚至無法出門,工作也受到影響。就醫檢查發現,小婷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 (RA)」,先使用抗發炎藥、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治療,卻效果不佳。

所幸後續符合健保給付資格,自 2015 年起陸續接受生物製劑治療,迄今狀況改善、關節腫脹熱痛都獲緩解,可如常生活作息、也恢復上班工作,更可定期開車載媽媽回診,生活回歸常軌。

關節紅腫熱痛,逐漸破壞變形

收治個案的振興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任蔡世滋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因免疫系統失常,造成關節滑膜發炎、過度修補增生,逐漸破壞關節結構。

他進一步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侵犯部位主要為關節、且多為對稱性,造成關節紅腫疼痛,甚至磨損、破壞及變形;有些病人甚至會侵犯關節外的器官系統,屬於一種全身性免疫發炎疾病。

不只影響關節,也擴及全身

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年齡,常見於 30 至 60 歲間,尤其是中年婦女較易發病,男女比約 1:3。然而年輕小孩(16 歲以下),以及高齡男女也都可能發生,只是比例較不懸殊。

蔡世滋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致病機轉,包含環境因素(如抽菸)、病人本身因素(如基因)、微生物等媒介(感染)有關,目前,詳細的致病原因仍未被徹底了解。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只影響全身上下關節,還會侵犯其他器官及併發共病,包括心血管硬化、肺纖維化等。臨床上,患者一開始就出現關節外症狀的比例較低,多半都以關節出現問題為主。

診斷上,多方面綜合評估

蔡世滋說,診斷上,除檢視臨床症狀外,早年多以抽血檢驗發炎指標及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為依據,但其他的免疫疾病也會出現關節痛及類風濕因子,可能造成診斷困擾。

近年來,檢驗項目增添抗環瓜氨酸抗體(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CCP),其敏感度(sensitivity)比類風濕因子更高,而且專一性高,可在臨床症狀產生前或疾病早期幫助診斷。

臨床上,也以病人受侵犯關節的數目、發炎指標 (ESR 及 CRP)、RF 及 anti-CCP 等計算「分數」,輔以診斷。

治療上,已有藥物可控制

蔡世滋表示,近年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有很大進展。2000 年後出現生物製劑,不僅抑制發炎、消除腫痛,對於較難控制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可獲得快速有效的控制,進而防止關節破壞及殘障發生。

過往傳統採階梯漸進式治療,先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治療一段時間,若關節腫痛與發炎指標未獲改善,再加上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DMARDs)。但仍有不少病患經使用抗風濕藥物及類固醇仍無效,在關節未達不可逆的破壞前,建議採用生物製劑或小分子藥物介入治療。

蔡世滋提醒,面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應找風濕免疫科專科醫師諮詢,並與其他病友共同學習、分享經驗。透過醫病溝通、決策共享,病情多能獲得大幅改善。另外,此患女性病友較多,即使懷孕,也有適宜藥物可使用,不用擔心。

蔡世滋醫師,現職振興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任,專長是治痛風、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乾癬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

諮詢專家:振興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任 蔡世滋醫師

文 / 黃慧玫、圖 / 林欣儀

延伸閱讀:
手腳關節腫痛以為是「痛風」!該怎麼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做區分?
天氣一變膝蓋就痛?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病因、治療一次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