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腸道內有成千上萬細菌與我們共存,菌叢平衡對於健康極為重要!但如今已逐漸發現部分疾病可以透過移植腸道菌來得到治療,將正常腸胃道菌叢萃取植入患者腸道內,經「糞菌移植」後幫助患者重建菌叢平衡,能達到良好治療成果。
捐贈者得通過層層篩查!通過率僅5%
糞便也有分等級?
如同器官移植的概念,需要捐贈者及受贈者,而「糞菌移植」同樣需要招募捐增者。因此,美國非營利組織在 2012 年美國成立首間糞便銀行,而台灣則是在 2017 年創立微菌聯盟,規劃出捐贈者完整的微菌篩檢條件。
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轉譯研究科主任吳俊穎分享:「2017 年開始糞菌移植有一套標準流程,捐贈者填寫問卷包括個人身高、體重、過去是否有病史、不正常飲食習慣、用藥史等,同時還要做血液篩檢,避免任何感染造成自體免疫疾病、過敏,過程中非常的嚴格。」
根據統計能順利通過層層關卡,真正成為一名健康的「糞菌移植」捐贈者的比例僅有 5%,此比率與美國也相當接近,且這些捐贈者確實還會分成不同等級的區別,預估可能會對受贈者在疾病的治療上會有不同的效果。
挑選「合適」捐贈者有大兩重點
但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捐贈者?吳俊穎說明:「可以把腸道微菌想像成原始森林,若經過天災後受創,該怎麼恢復茂密森林,最簡單的概念需要跟原先樹種越接近越好,因此希望捐贈者及受贈者兩個人腸道微菌的狀況要越接近越好。」
此外,捐贈者的腸道多樣性也是考慮的重點之一,主要多樣性可能會影響到「短期治療效果」,因此患者的家人未必會是良好的捐贈者,因為家人與患者同處吃的、住的相似,暴露在相同環境下,可能會有類似腸道問題,所以接受親人的糞便移植不見得會更好。
「糞菌移植」可用於治療哪些疾病?
如今臨床上最明確的實證醫學,將「糞菌移植」用於「偽膜性結腸炎」患者,吳俊穎提到:「偽膜性結腸炎好發在年紀比較大的患者,可能因長期使用藥物,導致腸道微菌顯著降低,造成艱難梭菌大量成長,容易出現拉肚子、發燒、肚子痛,得用強效抗生素治療,如果用糞便移植方式治療,恢復速度非常快。」
不論是用吃膠囊移植,或是用胃腸鏡的方式進行移植,第一次的成功率有 8 成 5,第一次失敗可以進行第二次,第二次成功率也有九成,成功率遠高於傳統抗生素的治療。
因此,此治療成果非常好,當時尚未完成臨床試驗就納入常規治療,台灣在通過《特管辦法》「糞便移植」用於偽膜性結腸炎治療的第一個適應症,而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將是下一個極有可能也通過列入適應症的疾病之一。
另外,「糞菌移植」治療肥胖、自閉症、精神疾病等,現在也都在一期、二期的臨床試驗中進行,未來還有個很大的運用重點將是癌症治療,吳俊穎解釋:「近期在重磅級期刊均提到,癌症患者若進行免疫療法後可能會成效不佳,可以把這些原本治療反應很好患者的糞便,移植給那些反應不好的病人身上,讓原本反應不佳的患者治療反應出現改變。」
如今北榮團隊在肝癌治療中著墨,從中找到合適生物標記,促進患者在接受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後,讓治療反應可以變得更好,「糞菌移植」未來對於人類健康還有許多運用的空間。
但不論科技再怎麼進步,最重要還是日常生活中有良好保持良好的腸道菌健康,吳俊穎強調一個觀念:「所有吃進去食物都會先餵飽腸道菌,腸道菌吃飽之後它所分泌的東西,才會被人體腸胃消化吸收,如果願意去運動就提供腸道菌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如果今天吃很多加工食品時,肚子內的壞菌則會非常活躍開心,任何生活習慣及飲食都會影響到腸道菌健康。」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影、賴欣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