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驟降慎防心肌梗塞!醫提醒:九成患者 1 週前就出現胸痛、噁心等症狀

今年首波冷氣團來襲,全台氣溫陡坡式下滑,不少民眾都很有感,但當氣溫劇烈變化時,最怕產生心肌梗塞、中風等前兆,心臟科醫師提醒:「年長者和長期糖尿病神經病變病患,出現心肌梗塞時容易有其他不典型的症狀,像是疲倦、呼吸喘等,導致民眾對心肌梗塞的警覺降低。」

心肌梗塞症狀常與四大疾病混淆

心肌梗塞是常見奪命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血管壁有膽固醇等物質在冠狀動脈內,形成斑塊,造成動脈狹窄或閉塞,血管內膜層形成「發炎反應」,斑塊可能破裂並使血栓形成,導致心肌缺血引起的嚴重疾病。

但當有相關症狀出現的時候,民眾往往未必能及早警覺,基隆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內科葛達醫師坦言:「臨床上,心肌梗塞的症狀可能會和冠狀動脈痙攣、腸胃道疾病、胃潰瘍, 以及及慢性支氣管炎類似因而產生誤會。 」

若是在天冷時,突然出現不尋常的症狀,即便再輕微也要非常謹慎,心肌梗塞的常見的症狀包括:劇烈胸痛,疼痛可能會輻射向左臂、頸部、下巴、肩膀蔓延,與一般疼痛最大差異,心肌梗塞的疼痛常被形容為「壓迫性」、激烈的緊迫感,或重物壓迫感。

年長者心肌梗賽表現常「非典型」

除了胸痛,可能還會伴隨「上腹部不適」和「噁心」,特別是在下壁心肌梗塞時。此外,葛達說明:「年長者和長期糖尿病神經病變病患,容易有其他不典型的症狀, 比如疲倦、輕微呼吸喘、焦躁不安、冒冷汗、頭暈、食慾不振,造成臨床上不易辨識。」

如果出現上述這些症狀,尤其是持續超過幾分鐘的胸痛,請盡快就醫,因為每一分鐘都可能對的生命產生非常關鍵的影響。

「冠狀動脈痙攣」也會胸痛!好發時間與心梗不同

但並不是所有胸痛都是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當中的「冠狀動脈痙攣」,也可能引起一些類似心肌梗塞的症狀。《美國心臟學會》針對非血管阻塞性胸痛發布的指引中,提出冠狀動脈痙攣為血管中層的肌肉,因為受到刺激而發生異常的收縮,導致末端心肌血液供應減少,這時也會引起劇烈、類似心肌梗塞的胸悶和胸痛。

但該怎麼區別兩者差異?葛達解釋:「冠狀動脈痙攣與心肌梗塞不同,冠狀動脈痙攣的胸痛通常在夜間發作、或受到壓力和飲食刺激,以及最常見的是因為二手菸或抽菸時,引起強烈的胸痛。」

兩者的好發的時間也有所不同,冠狀動脈痙攣的胸悶不容易在運動時發生,而心肌梗塞的症狀則會在爬樓梯、爬山、或慢跑時加劇不適。且冠狀動脈痙攣的症狀通常短暫,且不易導致心肌組織壞死,但仍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長時間的刺激與痙攣仍然可能造成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的風險,但為了明確診斷這兩種疾病,仍必須進一步利用心導管檢查和評估。

心肌梗塞發生前一週就可能有前兆

「非阻塞型胸痛」除了上述冠狀動脈痙攣以外,可能的原因還有心肌橋、血管內皮細胞功能不良,和先天性血管異生等疾病,也可能造成持續性胸悶和胸口不適症狀,葛達說:「這些症狀通常較輕微,每次發作的時間較長,可持續到數小時到數天,民眾通常都可以忍受。」

這些疾病和心肌梗塞不同,比較可以透過「藥物」得到控制。在早期於心臟期刊發表的研究指出,在心肌梗塞發作前的一到兩週內,95% 以上的患者會先有輕微的臨床症狀如胸痛、胸悶、噁心、上腹不適等,常常是心肌梗塞的早期警戒信號。

研究強調了針對三高、肥胖,和抽菸的族群,早期自我偵測以及警覺的重要性。葛達坦言:「常遇到患者誤以為自己單純得到胃食道逆流、氣管發炎、胃潰瘍、喉嚨痛,而錯失早期治療的黃金機會。 」

非典型症狀可能會使人們對於心肌梗塞的警覺降低,心肌梗塞是一個致命的疾病,10%-20% 心肌梗塞可能以致命性的心律不整、猝死來表現,高危險族群在天冷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自身健康。

葛達

諮詢專家:基隆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葛達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輕微胸痛不是忍忍就沒事!心臟警訊別忽略 胸痛常見位置、原因有這些
心絞痛、心肌梗塞都會胸痛,一招分辨急救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