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溪扭傷腳韌帶 !PRP 注射療法搭配物理治療與肌力訓練

案例 1:熱愛戶外運動的王先生,溯溪時不慎扭傷了右腳,由於疼痛難忍而就醫檢查治療,經理學評估及肌骨超音波檢查後發現是右腳內側副韌帶受傷。在多種治療方法中,王先生因考量未來還要從事登山等挑戰性高的戶外運動,決定接受 PRP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治療。經過 3 次 PRP 注射,期間再搭配復健治療後,王先生的右膝功能完全康復,也再度重回大自然,從事熱愛的戶外活動。

案例 2:工作繁忙的上班族許先生,右手肘長期有疼痛問題,特別是握東西或轉動手腕時更為明顯。經醫師診斷許先生患的是「網球肘」,他選擇接受數次超音波導引注射高濃度葡萄糖增生治療,再加上一次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困擾許久的惱人疼痛終於解除,能回歸正常的工作與生活。

什麼是「網球肘」?

「網球肘」,醫學上的正式名稱為肱骨外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是前臂伸肌群肌腱在肱骨外上髁的附著點上,因重複性或突發性收縮,造成發炎,發生急性發炎或慢性退化的一種病變。

復健及藥物治療之外的另一種治療選項

以上 2 個案例是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主治醫師李紹安近期在臨床上遇到的病人案例,像是十字韌帶損傷、網球肘、肩旋轉肌袖撕裂傷等軟骨、肌腱、韌帶傷害等,都是現代人常見的運動傷害,日常生活中反覆勞動使用,也可能導致這些組織產生損傷。

目前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復健」及「藥物」治療,若是程度嚴重者,「注射」及「手術」也是治療選項,醫師會依據病人狀況評估適合方式,復原速度也會因個人體質與復健頻率而異。

李紹安表示,以注射療法來說,高濃度葡萄糖液增生療法及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注射治療是近年復健科、骨科和運動醫學科的治療顯學之一,當中又以 PRP 注射治療最引人注目。

目前臨床文獻證實,包含肩頸痠痛、下背痛、網球肘、媽媽手、板機指、退化性關節炎足底筋膜炎、韌帶損傷、肌腱炎五十肩、肩膀旋轉肌袖損傷等,都已有實證療效。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增生治療優點

1. 修復速度快
2. 沒有類固醇相關的副作用
3. 來自自體沒有排斥反應
4. 沒有抗原抗體過敏問題

非所有人皆適用治療前須經評估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是將自己血液中的增生因子濃縮後注射在受傷組織處,藉由血漿裡的生長因子促使受傷的組織啟動修復,也能抗發炎減少疼痛,改善復原期間的生活品質。而藉由肌肉骨骼神經超音波導引注射,醫師更可以精準的將藥劑注射在損傷的結構上,增加治療效用。

李紹安提醒,在進行 PRP 增生療法治療前,必須經過多項評估,包含血液品質與肝功能是否適合、有腫瘤問題者須無轉移現象、有凝血疾病或是有服用抗凝血藥物使用上也須顧慮,因為這些都可能影響後續的治療效果。

以整個 PRP 注射療程來看,醫師會依據病人的恢復狀況建議 2 至 3 次注射治療,間隔約 4 至 6 週評估一次。李紹安指出,通常會在注射後的 1 至 2 週開始出現效果,隨著時間進展效果也會越明顯,但期間必須搭配復健運動來改善動作控制,增加運動表現,才能發揮真正的治療效果,提醒病人能確實配合,有助於早日康復。

李紹安

文 / 賴以玲 圖 / 楊紹楚

諮詢專家: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主治醫師李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