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病毒的威脅更甚於流感病毒!根據統計,今年初COVID-19疫情再次升溫,1至3月新冠併發症平均每月2158人 。社團法人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新冠肺炎威脅仍存在,特別是高風險族群更應提高警覺,國內研究發現,新冠再感染者比起初次感染,30天內全因性死亡風險高出4.29倍。
根據疾管署資料,新冠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佔6成,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更高達9成 ,顯示高風險族群仍需提高警惕。王復德分析指出,新冠肺炎病毒的威脅遠大於流感病毒 今年1-3月期間,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是流感的8.3倍,顯示新冠肺炎對高風險族群的嚴重威脅。
更值得注意的是,再次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長者,即便痊癒後也不能掉以輕心。王復德臨床觀察發現,長者罹患新冠肺炎之後,容易患有長新冠,甚至讓原本就有的慢性更加嚴重。根據統計,長者罹患新冠肺炎之後,每4人會有1人出現有長新冠症狀,而每3位長新冠患者就有1人需要醫照護。
慢性腎病新冠威脅高 病人警覺性低
高風險族群感染新冠肺炎後 ,由於免疫力低下,較易有併發症或重症風險。台灣腎臟醫學會常務理事吳志仁教授表示,目前防疫政策逐漸放寬,與新冠病毒共存,反而更容易染疫風險。由於新冠病毒對於高風險族群造成的症狀多樣或不明顯,因此建議慢性病友若身體有微恙即可篩檢,特別是家中成員具有呼吸道症狀,為了保護家中的高風險族群,也建議可做快篩。
吳志仁強調,歐洲腎臟協會2023年曾發表研究指出,慢性腎病患者一旦染疫與非慢性腎病患者相比將導致死亡風險在慢性腎病第三期患者上升1.33倍、在慢性腎病第四期及第五期患者上升2.52倍、在洗腎患者上升3.69倍 。
高風險族群切莫輕忽新冠威脅
台大醫院感染科主任陳宜君則認為,新冠高風險族群平時更應警惕,除維持良好防疫生活習慣外,同時需要留意自身健康狀態並記錄平日用藥情形。若出現新冠症狀或曾與確診者接觸,務必每間隔1天進行快篩。倘若檢測為陽性,應主動提供用藥紀錄可讓醫護人員快速掌握狀況進行診斷,把握治療時機,減少重症或後遺症風險 。
到底哪些人是高風險族群?根據疾管署臨床處置指引,符合具高風險因子條件者如65歲以上、孕婦、產婦(產後六週內) 、具慢性病 (氣喘、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 、結核病、慢性肝病、失能、精神疾病、失智症、吸菸、BMI≧30等,吸菸或已戒菸者需同時具有任一其他風險因子),或具影響免疫功能疾病,都應提高警覺,出現症狀時 趕快自主快篩,若確診及時就醫治療。目前WHO建議,需在發病5天內就醫治療才能有效降低住院率及死亡率 。
病團呼籲:病友做好自我新冠高風險管理
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表示,許多民眾不僅不清楚自己是新冠高風險族群,甚至不知道目前政府仍持續提供符合條件之高風險染疫民眾公費治療。曾有慢性癌症病友因咳嗽症狀,以為自己只是新陳代謝有問題,後來確診為新冠肺炎後,並未確實至感染科就診,因此延誤治療時機,導致肺部嚴重感染,甚至咳到視網膜剝離。
黃淑芳還發現,老人、失智或精神疾病患者,在無法明確表達自身病情的情況下,延誤病情的機率高,情況會更加危險。她呼籲高風險族群一旦確診,應立即就醫遵循醫師指示、接受治療,可減少更多遺憾的案例發生。
掌握3步驟 做好自我保護
新冠仍存在威脅,因此無論是一般民眾或高風險族群,都應依據自己或家人情況維持良好防疫習慣。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則表示,目前一般民眾可能較不在意新冠預防,但家中若有65歲以上長輩,在出入公共場合後,最好自我檢測,防疫不僅是為自己,更是為保護這群高風險民眾。
台灣病友聯盟、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臺灣年輕病友協會、HOPE癌症希望基金會及台灣癌症基金會,今(6)日攜手新冠肺炎衛教大使金馬影后陳淑芳,發起「COVID-19我高危 我重要」活動,聯合呼籲高風險族群民眾,無論是慢性病患者自身或是照顧者,都應多關注身體狀況,維持防疫生活好習慣,切莫輕忽身體發出的警訊
同時並建議民眾可以依「Know-Plan-Go」急刻行動三步驟做好新冠防範措施,「Know」是了解危險因子、高風險族群、症狀等,自我警覺並做好防範。「Plan」為做好完整計畫,民眾應紀錄健康簡要狀況、常備快篩工具,並主動自我篩檢。至於「Go」行動則是一旦篩檢後陽性,且又是高風險族群就應盡快就醫。
文/邱玉珍、圖/孫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