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ho 健康》糖胖專刊專訪長期致力於南部糖尿病衛教與預防治療的成大醫院糖尿病防治中心主任歐弘毅,同時也是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靠著他的苦口婆心的衛教與教導, 希望能幫助民眾扭轉「糖胖人生」。
「 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根據台灣三高及肥胖者的資料調查,發現糖尿病與肥胖症人口有年輕化趨勢,且在東部及南部的盛行率較北部高。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越來越多人到了中年紛紛成為糖胖症受害者,而自己就是那個「加害者」。
糖尿病年輕化, 30、40 歲提前被診斷出
台灣 65 歲以上的人當中,約有三分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歐弘毅直指「這個比例相當高」,且呈現上升,這些病人通常在 30 至 40 歲左右就被診斷出來,正如俗話所說「年輕時犯下的錯誤,將會在未來造成影響」。因此,提早預防與治療,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更為重要。
研究指出,「即便是已經得到糖尿病的人,只要減去 10 至 15% 的體重,糖尿病甚至可能痊癒,連胰島素都可以不用再施打。」他說。因此,過去很盛行減重或代謝手術,而現在國際間有更多的糖尿病藥物可以達到同樣效果。
然而,這也造成一 個誤解,例如國內外紛紛搶購瘦瘦筆,想單純依靠藥物控制血糖和食慾,但一停藥,依然大 魚大肉、不控制飲食,身材再度復胖。不少醫師說破嘴、想破頭,要改變病人長期的不良習慣,但發現這並不容易。要能控制食慾,規律運動,不僅要仰賴醫師的詳細診治和衛教師的解說,病友也需齊心協力才可能成功。
落實糖尿病防治 3 階段, 讓病人生活有品質
成大醫院糖尿病防治中心是最早致力於中南部糖尿病衛教防治的醫療單位,憑藉數十年的努力取得了豐碩成果。然而,隨著罹患糖尿病的人口逐漸增加,就必須發展出更多且更強大的武器。歐弘毅指出,糖尿病防治上有 3 大挑戰,因此希望藉由不同階段的防治手段來實現目標。
第一階段專注於糖尿病發生前的預防,以及患病後血糖的控制;第二階段則著重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也提前保護心血管、腎臟等重要器官;第三階段則著眼於維護生活品質。
歐弘毅提到,由於醫療技術的進步和藥物的快速發展,第一和第二階段目前已有不錯的成效。因此,目前糖尿病防治上的重點就逐漸轉向第三階段的「確保病友活得好,生活品質也好」。成大糖尿病中心就對此展開研究,從調查生活品質開始,試圖瞭解糖尿病對不同年齡層糖友生活品質的影響。
許多的研究發現,糖尿病未能穩定控制的原因之一是其為一場長期抗戰,患者需要定期回診就醫,但這可能影響工作出勤率,進而減少工作收入,增加經濟壓力。這導致部分病友擔心影響生計,配合就醫的意願因此大受影響。
如今,糖尿病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加上平均餘命的增加,人們需要跟糖尿病共存的時間更長。若無法有效控制血糖與肥胖,未來糖胖症的醫療支出將更巨大。因此,將糖尿病管理系統化,並以穩定患者生活品質為目標,可以有效避免對個人收入和社會經濟的衝擊。
此外,面對糖尿病不斷增加的挑戰,我們需要許多深具熱忱的衛教師投入衛教工作與管理。但隨著糖友人數不斷增加,醫護人力不足已成問題。因此歐弘毅期待引入 AI 進行智慧化管理,預計在 1、2 年有更多成果分享給大家。
去(2023)年成大醫學院成立「東原糖尿病研究中心」(Tong Yuan Diabetes Center) ,除了進行糖尿病基礎研究,也納入臨床研究、醫材開發與政策研究,希望能將不同領域專家的研究成果、糖尿病照護團隊的經驗,由研究中心平台加以整合,並與國外大學及研究機構,如美國著名的加斯林糖尿病中心(Joslin Diabetes Center)以及世界第一個發現胰島素 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糖尿病中心(Banting and Best Diabetes Center)等,進行合作與成果分享,期盼能讓糖尿病的研究更近一層樓,也進 一步落實到政策執行,造福更多糖尿病友。
打破糖尿病迷思, 「世界糖尿病日」共襄盛舉
歐弘毅說,許多人對糖尿病存在刻板印 象,認為「糖尿病不容易好」、「會拖累家庭」、 「是自己生活節制力差所致」,這些想法都讓 患者不敢對外求助,甚至自暴自棄,不願意去 改變,但其實很多觀念都是可以改變和扭轉的。
每年的 11 月 14 日「世界糖尿病日」前後, 糖尿病衛教學會都會舉辦「點燈儀式」及相關活動,今年 11 月 9 日將在台南奇美博物館舉行,希望喚醒大眾對糖尿病的關注,共同對抗糖尿病,打破像是「糖尿病不會好」、「糖尿病只能一輩子吃藥打針」、「糖尿病藥物會傷 腎」等迷思。
除此之外,歐弘毅也說,他在參加國外糖尿病學界年會時,發現一項有趣的傳統,就是在開會期間的周日上午都會進行 5K 跑步活動, 讓所有參加者一同在城市中跑步 5 公里,結束後才會開始進行年會,而他每次都會特別抽空參加。
「很有趣的是,你會發現東方醫師參加跑步的人很少,可是西方醫師就非常熱衷,就算 是 5、60 歲的學者,他們都很願意跑步完再來 開會。」這也讓歐弘毅深感身為糖尿病和代謝 科醫師更應該以身作則。
三分糖不夠「無糖、戒糖」才行, 醫病共同決策才能走得穩
歐弘毅說,醫生常常因工作繁忙而作息不正常,也因此可能成為代謝疾病的高風險族群。部分醫護同仁也常常靠一杯手搖飲取代一餐,但他說「成大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開會時已經完全不喝手搖飲,而是泡一壺無糖茶取代。」
歐弘毅指出,如果從現在開始都選擇無糖飲料,身體會逐漸適應,甚至最後喝水也會感到滿足。歐弘毅工作之餘也會跑跑步,除了應酬之外,平時多以蔬菜和蛋白質為主食,減少澱粉攝取。
「看似不太美味的蔬菜飯盒通常是比較健康的,一開始可能覺得不習慣,但漸漸地就會感受到身體的改變。」他說,不管是運動習慣、飲食習慣,都要靠後天的培養,才能避免最後需要洗腎的情況,「不能只是想,一定要去做!」
歐弘毅提到,台灣的病友一定要知道「醫病共享決策」的重要性。糖尿病或肥胖的治療不僅僅是醫師或病有單方面的責任,必須透過雙方討論,確定「想要達到什麽樣的目標」,達成共識,才能走得更長久。
文 / 謝承恩 編輯 / 賴以玲 照片提供 / 歐弘毅 圖 / 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