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難篩檢, 6 異常症狀要留意!

近年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逐年上升,甚至有年輕化趨勢。子宮內膜癌發生率也超越卵巢癌與子宮頸癌,成為台灣婦癌首位。子宮內膜癌早期無明顯症狀,但若及早發現並治療,治癒率相當高。建議多留意異常症狀、定期檢查,不讓癌症帶來遺憾。

子宮內膜癌難篩檢,6異常症狀要留意!

子宮內膜癌是子宮最內層長出的惡性腫瘤,好發於 50 歲以後。子宮內膜癌初期除了異常出血外,幾乎沒有其他太明顯的徵兆可做為癌症警訊,因此早期不容易診斷出來。當子宮內膜癌不斷蔓延,它會先率先侵犯週邊器官,最後沿著血流或淋巴管轉移到身體其他地方如肺臟、肝臟、及骨骼。

子宮內膜癌最常發生在停經前後,常見的異常症狀包括:

  • 停經後出血
  • 經期不規則
  • 經血變多
  • 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
  • 貧血、倦怠
  • 下腹疼痛

子宮內膜癌確切的致病原因目前不明,也不像子宮頸癌可透過疫苗預防。癌症初期不容易被發現,建議女性每年一次子宮卵巢超音波檢查。

當女性因症狀來就診時,醫師會考量症狀、年齡、各種風險因子、超音波診斷等合併診斷。必要時,則更進一步使用侵入性的子宮內膜切片手術。此為無須住院的小手術,術前會麻醉,醫師會將刮匙伸到子宮腔內,刮取內膜組織並讓病理科醫師檢驗細胞有無病變的情況。

要提醒的是,子宮內膜癌與子宮頸癌不同,並不能透過子宮頸癌抹片篩檢或施打HPV疫苗預防,建議高風險族群定期接受內診,以利早期發現治療。

由於致病原因仍不明,學者從病患族群的研究分析中發現,有一些共同因子能從癌友身上找到。

  • 年齡:大部分患者年齡超過50歲。
  • 子宮內膜增生:曾有子宮內膜增生的女性,有較高的機率得到子宮內膜癌
  • 不當雌激素補充:長期的雌激素補充卻無合併黃體素,會增加得到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此更年期的女性在接受荷爾蒙療法時,必須經過合格的婦產科醫師開立處方才可靠。
  • 肥胖:肥胖的女性較容易得到子宮內膜癌,因為脂防會把體內的荷爾蒙全部轉換成雌激素的型態,雌激素過多就容易得到子宮內膜癌。
  • 糖尿病及高血壓:一些研究發現糖尿病及高血壓的患者較容易得到子宮內膜癌。因為這些患者一般都很胖,所以到底是糖尿病及高血壓本身還是肥胖才是危險因子,目前不得而知。
  • 其他癌症:女性如曾患有大腸癌直腸癌乳癌,有較高的風險罹患子宮內膜癌。
  • 泰莫芬Tamoxifen:「泰莫芬」是用來治療乳癌的一種口服藥物,但它對子宮內膜卻有刺激的作用,長期服用會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女性在服用「泰莫芬」時,必須注意可能的子宮內膜癌症狀。
  • 種族:白種人比黃種人及黑人容易得到子宮內膜癌。
  • 其他危險因子:未生育的女性、太晚停經、無排卵的月經週期、長期使用促進排卵藥物等。

延伸閱讀
早期診斷治療預後佳! 6 症狀要當心甲狀腺癌
喝豆漿容易得乳癌嗎?三不二要原則守護乳房健康
45 ~ 69 歲是最容易得乳癌的族群,實踐 10 個習慣來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