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開打!流感與新冠同時施打, 醫籲「這些人」還要補這個疫苗

每年秋冬,各種呼吸道傳染疾病盛行,除了流感、新冠肺炎、呼吸道融合病毒、肺炎黴漿菌之外,帶狀疱疹也容易因季節交替而發作;醫師提醒,50歲以上免疫力不佳族群今年除了接種流感、新冠肺炎疫苗之外,也可依據自身風險施打帶狀疱疹疫苗,降低呼吸道傳染疾病及帶狀疱疹對健康的威脅。

公費流感疫苗及新冠肺炎疫苗10月1日正式開打,為預防病毒引發嚴重併發症,疾管署呼籲高風險族群,特別是慢性病患等族群及早接種疫苗。而對於慢性腎病、糖尿病、免疫系統受損(有癌症病史)等免疫力不佳的高風險族群,不能只接種流感疫苗,也要注意帶狀疱疹病毒趁虛而入,進而影響健康。

免疫力不佳族群 帶狀疱疹發生率翻倍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吳至行表示,50歲以上、尤其免疫功能不佳的患者,不僅是流感的高風險族群,也是帶狀疱疹的高風險對象,隨著年齡增加,帶狀疱疹的感染風險會顯著提高,最高可達一般人的3.8倍 ,因此更應及早預防。

帶狀疱疹的重症高風險族群輪廓與流感類似,皆為50歲以上、慢性病患等免疫力不佳者;吳致行指出,慢性病會影響患者免疫功能,也因此更容易罹患帶狀疱疹、流感等感染性疾病,尤其帶狀疱疹病毒平時潛伏在脊髓神經節,身體免疫力下降時易誘發。

癌友罹患帶狀疱疹風險 高於一般人10倍

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發生帶狀疱疹機率比一般人高2倍,其他像是曾接受免疫抑制劑的腫瘤癌症患者,罹患帶狀疱疹的相對風險更為一般人的10倍。不只如此,即便帶狀疱疹痊癒,病毒也仍會在神經節潛伏,更可能併發嚴重後遺症。

吳至行分享臨床經驗,糖尿病患者痊癒後,留下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了將近50%,痛楚可能持續數天至數年,還可能提高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風險;血液病患者罹患帶狀疱疹則可能容易出現瀰漫性帶狀疱疹、疱疹性腦炎等嚴重後果。

每3人就有1人,中壯年應盡早預防

許多中壯年容易覺得帶狀疱疹離自己很遙遠,事實並不然,根據疾管署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台灣民眾一生中發生帶狀疱疹機率約為32.2% 5 ,等於每三人就有一人可能皮蛇上身,免疫力下降如熬夜、壓力大或換季,均可能引發帶狀疱疹發作。且根據2024最新研究,曾感染COVID-19的患者相比未感染者,帶狀疱疹風險恐增加2.16倍 。

吳至行強調,帶狀疱診即使痊癒,病毒仍會潛藏在民眾體內,約一成的民眾會經歷帶狀疱疹復發,且最快兩個月內就可能再次發作,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此外,帶狀疱疹還可能造成不同器官的功能性損傷,以眼部為例;眼部周圍帶狀疱疹約占所有帶狀疱疹病例的10-15%,若未及時治療,恐導致嚴重視力受損 ,甚至中風與心臟病機率大增。

接種疫苗是最好的防護

吳至行呼籲高風險族群可把握公費流感疫苗施打時機,同時也提醒,特定人群(如免疫抑制者或慢性病患者)可以與醫師討論是否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以確保疫苗接種的適當時機。他說,透過全面提升自身免疫防線,才能有效在秋冬季節,於呼吸道傳染疾病盛行之時,也同時降低流感與帶狀疱疹對健康的雙重威脅。

吳至行

文/邱玉珍、圖/巫俊郡

諮詢醫師: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吳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