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世界癌症日    癌篩量能再擴增!賴清德:盼降低 ⅓ 癌症死亡率

自 1982 年起,癌症長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年約有 5 萬多人會因癌症離世,可稱為最嚴重的健康殺手。為了減緩癌症帶來的危機,總統賴清德推出「健康台灣」政策,希望 2030 年降低 ⅓ 的癌症死亡率。

「六癌篩檢」擴大族群,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過去政府推動口腔癌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肺癌等「五癌篩檢」,今年也加入試辦胃癌項目,朝「六癌篩檢」的方向前進。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強調,今年增加 2 至 3 億預算,篩檢範圍從 9 縣市擴大為 17 縣市,年齡條件則下降至 30 歲。希望透過增加項目、降低門檻,建立整合性健康網絡,幫助各縣市、鄉鎮居民都有篩檢機會,實踐「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總統賴清德(圖中)出席「健康台灣・有你有我」記者會。

總統賴清德則表示,症療程耗費心神且所費不貲,不是每個家庭、病友都有能力負擔。除了透過基因檢測及精準治療,實現個人化治療策略,今年政府也編列 50 億元癌症新藥基金,未來將視成效調整經費。期望藉由預防、篩檢、治療,提供癌友全方面的幫助,降低經濟及精神負擔。國家政策方面,他也設立「國家健康憲章」,以國家建設不影響國人健康為原則,打造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副總統陳建仁抗癌成功,鼓勵民眾直面癌症

「早期篩檢、早期治療」的成功範例、前副總統陳建仁,在前台大校長楊泮池的提醒下,施作低劑量肺腺癌掃描( LDCT ),揪出 0.9 公分的肺腺癌腫瘤,隨即施以微創手術摘除,目前身體狀況維持良好。他以自身例子勉勵民眾,不要「聞癌色變」,除了遠離菸、酒、檳榔等致癌物外,積極篩檢同樣能避免癌症的危害。

每年 2 月 4 日為「世界癌症日」,國際抗癌聯盟推出「 United by Unique 無獨有偶,友你有我」,癌症希望基金會也響應活動,創造「希望絲帶公仔」公共藝術,ㄒ象徵了癌症雖然改變了癌友的人生,但在各方力量下也足以翻轉逆境。

吳昭軍

文/林亭、圖/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