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停經後再出血,切勿高興以為自己「回春」,小心是子宮內膜癌找上門!醫師提醒,動物性食品、精緻碳水化合物,都是引發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因子。民眾需規律運動、保持健康飲食並維持適當體重,才能保持子宮體健康。
子宮體癌位女性癌症第 5,異常陰道出血要留意
一位 50 多歲女性教師,突然發生月經不規律、不正常出血狀況長達 1 年,就診後發現子宮內膜異常增生,確診子宮內膜癌第一期。所幸並無深層侵襲及淋巴轉移,在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下,患者切除子宮、卵巢、輸卵管並清除骨盆腔淋巴結後,順利完成手術且隔天就出院,不必化療、只需定期追蹤。
根據 111 年癌症登記報告,子宮體癌位居女性發生率第 5 位,發生年齡中位數為 56 歲。此外,子宮體癌個案中,又以子宮內膜癌最為常見,發生率高達 93.05%,殺傷力不容忽視。
慎防油膩西方飲食,更年期前後是風險年齡
恩主公醫院婦產科醫師徐靖指出,子宮內膜癌的典型症狀為不正常陰道出血,或是停經後再出血、月經週期紊亂並伴隨長期點狀出血、週期縮短或過長等。只要察覺有異狀,就需盡快就醫。
徐靖特別提醒,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子,包含肥胖與西化飲食習慣。由於肥胖者體內脂肪細胞含量較高,脂肪細胞會分泌一些類似雌激素型態的荷爾蒙,刺激子宮內膜進而增加罹癌風險。此外,更年期前後的年齡也會是危險因子,民眾需嚴加注意。他鼓勵民眾維持健康運動及飲食習慣,保持好的體態才能預防子宮內膜癌。
![](https://heho.com.tw/wp-content/uploads/2025/02/1739243418.2651.png)
文/林亭、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議員許家蓓子宮內膜癌擴散病逝!哪些人是高危險群?醫揭9大危險因子
罹患子宮內膜癌一定要切除子宮嗎?想要懷孕怎麼辦?醫師詳解常見檢查及治療方式
子宮內膜癌難篩檢, 6 異常症狀要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