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是 24 節氣中的第 2 個節氣,2025 年落在 2 月 18 日。雨水接在立春後,這時,春天微風將吹散冬天寒意,氣溫逐漸回暖。但台灣北部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氣候仍會多變,雖會常出現降雨、時冷時熱,冬衣冬被仍不可貿然收起。
濕寒之氣讓血液不暢,恐造成肥胖體質
此時,應防寒濕之氣侵入體內而致病。中醫師周宗翰表示,因「濕性趨下」、「寒多自下而生」,故初春之際,衣著宜下厚上薄,以因應自然界的氣候變化,減少下肢受到寒濕之氣影響。
周宗翰強調,當下肢受到寒氣影響,會因為新陳代謝不良而使氣血循環不佳的部位容易肥胖,不易消瘦。「血液流動不暢,最容易造成小腿浮腫,而身體為了維護自身的生理機能,就會囤積脂肪來溫暖下半身,從而引起梨型肥胖。」
中醫建議驅濕寒之法,增加代謝促循環
他解釋,中醫以「健脾補腎、利濕除痰」為準則來改善體質。建議多喝溫熱的薑茶,平時偶而吃少量辛辣的食品,如胡椒、山椒、花椒、辣椒等,對雨水時節增加代謝有幫助。
也可用暖水袋溫暖小腹,加強小腹保暖,或者溫水坐浴加上敲打身體大腿外側的膽經與內側的肝經都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組織間水腫,起到加速新陳代謝的作用。
此外,溫水泡浴也是很方便的方法,每天晚上用 40~42℃左右的溫水泡浴加上 20 分鐘左右的敲打大腿與小腿,可以起到促進下半身血液流通作用,有效改善肥胖。
周宗翰進一步說明,小腹深處是人體任脈、沖脈、督脈的起源之地,男女生殖能力與這 3 條經脈的氣血通暢有著莫大關係。下半身也是肝膽經絡循行的部位,當氣血暢通,身體排毒能力也會增加,消耗熱量也會變多,體重就跟著下降。
善用食療來養生,幫助養成瘦子體質
平時除了用中醫調理體質外,他建議,可以適量飲用薑橙養生飲來達成調暢身體氣機,生薑保留皮不削除,可以減去惱人濕氣、排除多餘水分。適合無糖尿病、無腎臟病的人飲用,不過不可飲用過量,約 1 星期 1 次即可。
薑橙養生飲
- 材料:5 顆柳丁、薑片 3〜4 片、500cc 清水。
- 作法:5 顆柳丁打汁留皮與 3〜4 片薑一起煮,放入約 500cc 的水,水滾後再煮約 10 分鐘放涼即可去渣飲用,可分 3〜4 次飲用。
因柳丁皮苦寒傷脾胃,吃進肚裡可能增加胃酸分泌而傷胃,要用煮的中和其寒性,可達到行氣化瘀、通體舒暢的功效。經過煮熟後,橘皮中的維生素 B、C、類黃酮素等,可以快速排除身體廢物,達到腸胃保健效果,
而生薑對於虛寒型體質者可以達到溫陽却寒,促進血液循環,也可活化內臟的機能。周宗翰解釋,生薑皮在中醫藥用可排除體內多餘水分,驅風,幫助消化,也可排出宿便,理氣化痰,進一步消除腹部脂肪。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
延伸閱讀:
雨水節氣吃什麼?濕氣重好疲倦,飲食調養有 3 重點!
「雨水」到了,容易倒春寒!中醫提養生秘訣 2 原則以對抗病毒侵襲